浅析诺贝尔文学奖中政治因素.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诺贝尔文学奖中政治因素

浅析诺贝尔文学奖中政治因素   摘 要 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代中国文学界炙手可热的话题。但是大量证据表明,诺贝尔文学奖中的政治因素非常浓厚,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类奖项。本文由颁奖历史切入,对当代诺贝尔文学奖中的政治因素及其缘由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们该以什么态度面对诺贝尔文学奖提出了一些看法,希冀我们可以正确地对待这个奖项。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政治 意识形态 中国文学   文学就是政治学——这句话虽然武断,但却是实际情况。能够获得瑞典文学院垂青的作家,其作品无一例外地都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诺贝尔奖项分为五种: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可能就是处于人类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学奖争议最多。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认可度的争议,全球各地都有,不仅是中国,尤其在当代。争议最多的不外乎选出的得主是否当之无愧代表人类文学的最高水平。而所谓的纯文学大师例如博尔赫斯,只能够获得业界的赞扬,最终和诺贝尔文学奖无缘。这个文学奖不青睐博尔赫斯,不能全说是一种遗憾,只能说明博尔赫斯没有体现出该奖项所要表达的声音——政治。   围绕诺贝尔文学奖的揭晓,中国文学界按惯例是要集体骚动起来的。笔者将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所体现出的明显的政治因素及其缘由做一解析,并对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态度面对诺贝尔文学奖提出自己的看法。   1 文学奖中的政治   文学从来就离不开政治,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粉末是无法弹去的。议论诺贝尔文学奖带有政治色彩决非一种噪音,因为百年老奖,早已经积累证据若干。让我们从后往前数,2010年度获奖者秘鲁作家略萨参加过秘鲁总统竞选,以业余政客的身份为拉丁美洲公民自由等问题奔走;2009年度获奖者罗马尼亚小说家赫塔·米勒在齐奥塞斯库政权下采取不合作态度,她的作品对专制、野蛮、伪善有着持之以恒的揭露;2006年度获奖者土耳其作家帕慕克与土耳其政府不睦,其代表作品《雪》深刻描绘了当地的政教文化冲突,进而隐含了评委会不可忽略的土耳其与欧洲的关系问题;2005年度获奖者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奖的关键因素在于他清晰的??治立场——反对英国卷入伊拉克战争;2004年度获奖者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长期批评保守政客与社会阶层,以其鲜明的反右翼立场活跃在本国的政治舞台;2003年度获奖者南非作家库切因为对南非的现状不满而移民澳大利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要进一步说到诺贝尔文学奖中的政治化现象,有一位得主是不可忽略的,他就是2000年的文学奖授予法籍华人作家高行健,这个结果从文学角度上看就多少让人有些无法理解了。因为用中文进行创作的作家,艺术水平远高于高行健的,可谓不计其数,但为何是高行健获奖?瑞典文学院给予高行健的评语是“一名举世公认的具有深刻洞察力和语言天才的作家,为中国文学和戏剧打开了新道路”,给人以天马行空的感觉,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高行健的作品获奖前在内地和台港澳知名度甚低,在世界其他国家亦谈不上“举世公认”。况且在当时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中,只有马悦然教授通晓中文,所谓“为中国文学和戏剧打开新道路”的评价缺乏客观性和权威性,当然会引起非议。评审委员会这次依然没能抽离政治,西方媒体在报道中突出了高行健个人的流亡国外经历与作品中的政治镜头。在国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的高行健1987年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流亡欧洲,他说到:“我连梦里都没有中国了,有的话,都是噩梦”。①中国作家协会评论:“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高行健,不是从文学角度评选,而是有其政治标准”。由此可见当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味道。   2 政治化的缘由   文学从来都不是伊甸园,也不是象牙塔。文学根植于当代社会的勃勃生机和暗流涌动之上,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很多人看来,诺贝尔奖的评选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其之所以能建立起这样的权威地位,依仗于奖项所坚持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但这更多地是表现在程序公正方面,其评奖的程序已为后世很多场合所推崇。在谈到诺贝尔奖的实质公正时,千万不能忽略它的前提和范畴,那就是它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在历史上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强烈敌对,不仅导致了世界的分裂,也使文化和文学之间产生了至今仍未填平的鸿沟。而诺贝尔奖——不只是文学奖——作为西方价值观的忠实贯彻者,其本身就是这种政治对抗积极、自觉的参与者。在这个意义上,诺贝尔奖的准确性与公正性必然会同时包含它的偏执性与对抗性。因而,文学和文化向政治“靠拢”,产生了功利性的结盟,难免因政治上的对抗而产生文学、文化上的歧视。   上世纪90年代世界巨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强势推动了它的政治强势,也加剧了它的文化强势向整个世界覆盖。诺贝尔奖已经确立起来的权威地位对发展中国家文化和心理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尤其是那些急于融入西方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国家,文化方面的攀比心理更是迫切。这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