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体检测
气体检测 呼吸保护 人体生理需要 空气组成 空气组成 气体检测基础知识 气体检测基础知识-氧气 气体检测基础知识-氧气 气体检测基础知识-氧气 气体检测基础知识-毒性气体 气体检测基础知识-毒性气体 气体检测基础知识-毒性气体一氧化碳(CO): 气体检测基础知识-毒性气体一氧化碳(CO): 气体检测基础知识-毒性气体 气体检测基础知识-毒性气体 气体检测基础知识-毒性气体 气体检测基础知识-毒性气体 佩带前准备 1.检查气瓶压力 打开瓶阀30秒,观察压力表的读数,气瓶内压力应不小于28MPa(充满后气瓶压力)。 2.检查供气阀的启闭 将供气阀置于口部,深吸一口气。供气阀应能正常开启并有气流急速流出。按下节气开关,气流应停止。 3.检查系统密封性 关闭瓶阀,继续观察压力表读数1分钟,压降应小于0.5 MPa,且压力不继续降低。 4.检查报警器和报警压力 略微打开冲泄阀,缓慢放出管路空气,压力表读数下降为5.5±0.5 MPa时,报警器应起鸣并持续到压力小于1 MPa止。 佩戴空气呼吸器 1.着装 解开腰带扣,展开腰垫。手抓背架两侧,将装具举过头顶。身体稍前倾,两肘内收,使装具自然滑落于背部。 2.调整位置 手拉下肩带,调整装具的上下位置,使臀部承力。 3.收紧腰带 扣上腰扣,将腰带两伸出端向侧后拉,收紧腰带。 4.外翻头罩 松开头罩带子,将头罩翻至面窗外部 5.佩戴面罩 一只手抓住面窗突出部位将面罩置于面部,同时,另一只手将头罩后拉罩住头部(注意:要确保下巴正确位于下巴罩内)。 * 人可以: 几星期不进食 几天不喝水 断氧几分钟: 7 分钟后几乎无法生存 脑细胞彻底破坏 新鲜空气成分 78 % 氮气 20.9 % 氧气 1.1 % 其他气体 水蒸气 二氧化碳 氩气 其他气体 元素 吸气 呼气 氧气 O2 21% 17% 氮气 N2 79% 79% 二氧化碳 CO2 微量 4% 水蒸汽 H2O 微量 饱和 采油生产单位需要进行气体检测的有: * *储油罐区 * * * *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 * * *泄油台、泵房 * * * *加热炉区域* * * *动火作业现场 * * * *罐顶量油操作现场* * * *输油泵区域 * * * *排水沟、作业坑* * * *污油箱区域* * * * 修井作业现场* * 当周围气体环境中氧气O2浓低 于19.5%时(美标),即为氧 缺乏状态 在密闭空间中 最主要的死亡事故原就是窒息 20.9 % 新鲜空气氧气正常含量 19.5%- 12% 判断力减弱,增加脉搏,呼吸疲劳,失去协调性 12%- 10% 干扰呼吸,血液循环不良,在几秒到几分钟后恶化和损失的关键器官 10% - 6% 恶心,呕吐,无法行动,失去知觉和死亡 6%- 0% 抽搐,停止呼吸,心跳停止,在数分钟内死亡。 氧气过剩 急剧加速和促进燃烧 绝不能用氧气进行通风 或按比例的提高一些化学物质的反应率 易引起一些可燃物质燃烧或爆炸 23.5%为氧气过剩 有毒污染物的度量单位: PPM浓度 1 % = 10,000 PPM 简单的说:1ppm=1mg/kg=1mg/L=1×1000000 常用来表示气体浓度,或者溶液浓度。 最常见的气体: 一氧化碳(CO):“无形的杀手” 无色 无味 与空气重量相当 具可燃性( 爆炸下限LEL 是12.5 %) 有毒! 恶心以及其他类似流感的症状 头痛 疲乏无力 失去知觉 脑损伤 昏迷 死亡 一氧化碳的毒性主要是影响氧气的供给与利用,一氧化碳与血红细胞的亲和力比氧气与血红细胞的亲和力大300倍以上,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当吸入一氧化碳气体后,一氧化碳进入肺部抢先与血红细胞结合,使血红细胞丧失运输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多个器官缺氧,导致组织受损甚至死亡。一般人在意外中毒时无法自我察觉,往往被发现时已进入昏迷状态,酿成重大伤害甚至死亡。 中毒原理: 症状: 50ppm 健康成年人在八小时内可以承受的最大浓度 200ppm 2-3小时后,轻微头痛、乏力 400ppm 1-2小时内前额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