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辽时期宗教政策.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西辽时期宗教政策

浅析西辽时期宗教政策   作者简介:黄伟华(1987—),男,汉族,河南林州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2010级专门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疆与中亚历史文化研究。   摘要:西辽王朝是伊斯兰教传入中亚和新疆以来,在这一地区建立的第一个非伊斯兰教政权。西辽王朝的宗教政策是其统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内民族、宗教的复杂情况,从有利于维护其统治的立场制定的,因此西辽时期的宗教呈现出多宗教并存的特点和格局。   关键词:西辽;宗教政策;多元格局   西辽是12世纪契丹人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的政权,西方史料称之为“哈喇契丹”、“黑契丹”、“合剌乞答”。1124年,由于天祚帝“拒谏饰非,穷奢极欲,盘于游畋,信用谗诌,纪纲废弛,人情怨怒。”[1]耶律大石与其政见相左,便带领部族西走大漠,迁地立国。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统一了中亚各政权,确立了西辽王朝在中亚地区的宗主国地位。西辽统治者在政治上采取羁縻政策,对各种宗教推行宽容、中和的政策。   一、多宗教并存的格局和特点   当时,西辽的宗教情况十分复杂,其中有伊斯兰教、佛教、景教、摩尼教、祆教等多种宗教。在这些宗教中,伊斯兰教是信仰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操突厥语和东伊朗语的绝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东、西喀喇汗王朝和中亚各国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佛教主要流行于高昌回鹘,信仰佛教的除高昌外,还有汉人和契丹人。景教、摩尼教、祆教等,也有不少信奉者。   因此,能不能处理好同伊斯兰教的关系,是一个关系到西辽统治能否在这一地区巩固的大问题。西辽统治者无意于强制推行自己所信仰的佛教,也不允许伊斯兰教继续保持其独尊的地位。   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复杂这一特点,决定了西辽王朝的统治方式和基本国策。在宗教政策方面,西辽统治者继承了本民族对其他宗教信仰都能容忍的传统,对各种宗教采取了不加歧视的宽容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西辽的宗教宽容政策,无疑是一种开明和民智的政策。   实行宗教宽容政策,让各种宗教自由平等地发展,以和平的方式打破伊斯兰教的独尊局面,抑制和削弱伊斯兰教???力的发展。西辽时期,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在伊斯兰教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地区虽然十分活跃,但同伊斯兰教从没有发生过重大武装冲突或流血斗争,这证明西辽的宗教政策是成功的。   二、宗教宽容政策的影响   英国《伊斯兰大百科全书》“哈喇契丹”条在谈到西辽的宗教时说:“哈喇契丹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容忍和公正无私的保护,使非伊斯兰教的其他宗教在新疆迅速发展起来。”[2]过去,在伊斯兰教一教独尊的新疆和中亚地区,原来存在的佛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又重新出现并活跃起来。   (一)佛教   佛教在西辽的重视和发展,同契丹人有直接的关系。契丹受汉文化影响很深,尤其是汉族佛教文化,契丹贵族中有不少都是佛教徒。羽田明认为,耶律大石等西辽统治者多为佛教徒。西辽末代菊儿汗直鲁古和菊儿别速所生的女儿浑忽,就是一位佛教徒。这位契丹公主在嫁给屈出律后,即要求后者“放弃基督教,迫使他信奉了偶像教(佛教)”。[3]在西辽直辖地区,都发现契丹人修建的庙宇。这些庙宇采用汉族风格的绘画作为装饰,有富丽堂皇的塑像。说明了佛教在当时的西辽十分兴盛。   佛教在当时受到西辽王室的崇奉与信仰。在西辽初期,其附属国中有高昌回鹘汗国信奉佛教,直至元初其盛况不衰。《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他们一行途经别失八里时,“王宫、士庶、僧、道数万,具威仪远迎,僧皆赭衣。”[4]47并说龙兴寺“有佛书一藏”。《高昌契氏传》也说:“其国俗素重佛氏,因为梵言以祝之也。”又说为了礼佛诵经,高昌回鹘还珍藏有“诸天敬护护国第四王印”。[5]   (二)景教   景教利用西辽的宗教政策,在新疆和中亚取得了重大发展。在楚河流域发现了许多属于西辽时期的景教碑铭,碑文有景教徒通常使用的叙利亚文。在吐鲁番布拉伊克村发现的用叙利亚、粟特和突厥语编辑的景教文献的片段和碑文以及在其他地方发现的景教文物,表明景教在这个佛教中心也有了重大的发展。景教在西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它的总主教伊里亚斯在喀喇汗朝的宗教文化中心喀什噶尔建立了景教总教区,并先后派两名主教,约翰和萨布里肖[6],该教区属于景教25个教区的第19个教区。[7]   20世纪初,德国人勒柯克在高昌发现叙利亚文景教文书和寺院及有关景教内容的壁画。[8]其管辖范围一直延伸到中亚的七河地区。   (三)伊斯兰教   宗教宽容政策的实施和宗教格局的变化,必然引起伊斯兰教的变化。   首先,伊斯兰教的传播地域有所扩大。伊斯兰教东传库车是新疆伊斯兰教发展史的一件大事。伊斯兰教传入库车,是该教传入新疆以来,第一次以非武力手段突破佛教的壁垒。继库车之后,伊斯兰教又先后传入拜城、焉耆、吐鲁番、哈密等地。西辽灭亡后不久,来到新疆和中亚的几位东西方旅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