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之“梁体”繁盛与式微.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启超之“梁体”繁盛与式微

梁启超之“梁体”繁盛与式微   摘要:梁启超之“梁体”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可谓近代报刊史上的一枝奇葩,有着其重要地位和独特魅力。“梁体”之所以繁盛是因为它拥有独特的风格与能适应当时中国发展形势的思想内容,而其式微则是由于思想内容的渐趋落伍、语言形式上的不足以及人力上的不支。由此看出,能打动读者的文章,除了要有好的表现形式,还需有一个符合先进生产力和主流价值观念的思想内容。   关键词:梁启超 梁体 繁盛 式微 时代主脉      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不光是一个政治家、宣传家,还是一个出色的文学家、报人,尤其是他刊登在《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上涉及时政民情的文章更是被时人所称道,被称为“时务体”、“新民体”、“梁体”,其文章可以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然梁启超之“梁体”后来为什么竟由繁盛走向式微了呢?   “梁体”的繁盛   “梁体”的繁盛之路。在梁启超之前的王韬对梁启超影响很大,王韬在创办《循环日报》时首创报刊政论文体,但其政论文还未摆脱文言文写作的框框,为适应“维新变法”的需要,梁启超继承并发展了报刊政论文体,开始走向言文合一之路。1896年8月《时务报》一创刊,23岁的梁启超便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发表了大量宣传“维新变法”的文章。除受王韬报刊政论文体的影响外,梁文还受到当时西文中译本的影响,会加进一些翻译过来的涉及新学语和新学理的新名词。下面是此时期代表作《变法通议》中的一段文字:   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弛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   从这段富有思辨色彩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梁启超能紧扣住当时的形势,论证在中国变法之迫切性与必要性的道理,从“变亦变,不变亦变”至“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可谓一气呵成,见解新颖犀利又句句在理,再加上语言平易晓畅和年轻人所特有的那种激流澎湃的热情,因而深受读者喜欢。《时务报》出版后,“举国趋之,如饮狂泉。”①自此,“梁体”踏上了繁盛之路。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又在横滨创办了《清议报》,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受日本文体的影响,梁启超开始了其文体的进一步改造,融入了一些日本语法和用语,其“梁体”笔法也日趋成熟。下面是此时期代表作《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文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从这段文采飞扬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其语言更为畅达丰富,口语、古语、四言韵语、外来语相互杂糅;结构形式也更为多样,长句、短句、倒装句兼而有之;还运用了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对称中富于变化,在整齐中又有错落。而“少年智则国智”至“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八个排比句的运用,以及其后的四言韵语,可谓酣畅淋漓,气势磅礴,极富节奏感和旋律感,把少年和国家紧紧联系起来,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无限热爱和期望。在当时清廷严禁《清议报》入口的情况下,还是有一部分被秘密运回国内发行。   1901年12月《清议报》停刊后,梁启超又于1902年2月在横滨创办《新民丛报》,政治主张仍是改良,提出“新民”乃“中国第一急务”。下面是此时期代表作《新民说》中的一段文字:   夫同是日月,同是山川,同是方趾,同是圆颅,而若者以兴,若者以亡,若者以弱,若者以强;则何以故?或曰:“是在地利。”然今之亚美利加,犹古阿美利加,而盎格鲁撒逊(英国人种之名也)民族,何以享其荣?古之罗马,犹今之罗马,而拉丁民族,何以坠其誉?或曰:“是在英雄。”然非无亚历山大而何以马基顿今已成灰尘?   从这段极富哲理意味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梁体”风格日臻成熟,同样是语言“纵笔所至不检束”,饱含情感,但语言形式更为多样,口语、书面语、古语、外来语,尤其是较多的外国国家名、地名、人名的直接音译;句式方面有长句、短句、反问句、设问句、排比句、对偶句等,可谓交相呼应,表现出很强的气势,从而使议论更为深刻,逻辑性与说服力也更强。可以说至1904年初“梁体”已达到了它的最高峰,迎来了时人的最高评价“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②《新民丛报》的最高发行量曾达到1.4万份,国内有时一期再版或辗转翻印达10余次之多。③这在当时可谓盛极一时。   “梁体”繁盛的原因。“梁体”之所以拥有一段那么繁盛的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体风格,而尤其重要的则是文章内容,下面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略作总结:   1.“梁体”风格   其一,语言平易畅达,古今中外相互杂糅,形式上不宗一家之法。梁启超自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