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生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docVIP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生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生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课 第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电话B.电报 C.邮寄信件D.电子邮件 .下图所示为中国近代一则自行车广告,中有“同昌飞马牌女车,注册商标,谨防假冒。乘脚踏车有益体育,女体育家宜提倡之。电报(有线号码、无线号码)……电话(号码)……”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 A.自行车已成国人的主要代步工具 B.自行车成为女性锻炼身体的首选 C.自行车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 D.19世纪末广告宣传方式日趋多样 .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由此可见,新式公共交通的兴起 A.适应了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要求 B.大大加快了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C.推动了报纸、广告等大众传媒的变迁 D.宣告旧式交通工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下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 A.清朝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 B.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 C.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D.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 .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首飞成功,中国“大飞机梦”终于得以实现。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发展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其中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是 A.冯如制成中国首架飞机B.“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C.北京至天津航线的开通D.“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阅读下表,下列有关近代上海的表述,比较确切的是 时间 1915年 1920年 1925年 1930年 汽车 539辆 1899辆 4010辆 6896辆 硬面马路 94英里 132英里 路灯 电灯4743处 ——数据摘自《三十年来上海车辆消长录》 A.汽车逐渐成为上海市民日常代步工具 B.交通工具革新加速了上海城市化进程 C.上海成为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 D.上海已经逐步演进为国际化的大都会 .1877年12月24日,《报》刊登记者T.W.K的特别报道《一个美国人的游记》,其中写道:“天朝的人民……认为是洋人雇用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电报)线路内来回穿梭,传递信息……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间,一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出现报道中这些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民众反侵略斗争日益高涨 B.中国近代工业尚未产生 C.美国记者道听途说,肆意歪曲 D.近代中国人的愚昧迷信 .下列三幅图片是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查找到的。可推断其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应为 A.近代中国交通运输工具的变迁 B.新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 C.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的发展 D.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的发展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 A.数字化 B.多元化 C.网络化 D.日常化 .下表所示白色柱状、黑色柱状分别代表我国改革开放后 A.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 B.城市人口数、农村人口数 C.出口贸易总额、进口贸易总额 D.固定电话用户数、移动电话用户数 第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建国以来部分交通工具变迁 年代 主要交通工具 50年代 主要步行、独轮车,或牛马车;人力、畜力是主力。 1950年8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正式开航。它是十足的“新鲜事物”,当时坐飞机前,乘客都要先过秤,体重合格才能坐飞机―――因为飞机小,载重能力有限,如果乘客太胖,飞机就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60年代 公交车并不普及,由于国内石油资源紧张,公交车顶有一个大的煤气包。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建成通车,全长23.6公里,属于战备工程,不对公众开放。 70年代 中国有“自行车王国”的称号。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省吃俭用才买得起,而且当时购买自行车得凭票。70年代末期,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 80年代 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 公交车开始普及全国; 北京出租车黄色“面的”流行; 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90年代 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80年代末90年代初,飞机还是个新鲜事物,线路和航班次数都很少。 21世纪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