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珍稀观赏竹筇竹生长特性和引种驯化初探
珍稀观赏竹筇竹生长特性和引种驯化初探 摘要:将筇竹从四川省西昌市雷波县地区引种到成都平原,稍加保护,然后观察其生长特性的变化,在引种地划分10×10m2的样地,比较两地筇竹的成活率、出笋率等生长特性,初步掌握筇竹引种到低海拔地区的生长状况,为成功引种到低海拔地区做好充分准备,起到保护濒临植物,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增加观赏竹种类的作用。 关键词:筇竹;引种成活率;出笋率 中图分类号:S6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204-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园林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园林景色的欣赏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我们需要创造出更加富有变化的城市园林景观,简单的观赏植物已不能满足人们需要,人们的观赏集中点逐渐由颜色转移到植物的外形上。 1 筇竹介绍 筇竹为禾本科竹亚科筇竹属,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目录》中仅有的2个保护竹种之一[1],是我国三级保护濒临植物[2],为我国西南特产,它的外形独特,明显的特征是竿环极度隆起而呈一圆脊状,如同算盘珠鼓起,因此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筇竹竹笋鲜美,营养丰富,也可以用于做竹杖,所以也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虽然近几年当地政府采取了保护筇竹的措施,但通过挖掘竹笋换取经济价值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筇竹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所以把这种植物引种驯化到低海拔地区观察其生长习性,让它自由生长,正常的发挥它的观赏价值就是引种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 2 引种原理和引种地的概况 根据德国著名林学家、慕尼黑大学教授迈尔在1906年和1909年提出的“气候相似论”原理[3],把引种地定为四川省西昌市雷波县西宁镇213林场,该镇地形复杂,有高山、二半山、河坝等,西宁河和宜西公路贯穿全境,森林覆盖面积大,气候温暖,湿度大,雨水多,日照少,多云雾,据当地茶场气象站资料所知,年平均气温12℃,日照919小时,降水量为1427mm,无霜期320天,天然条件较好。 表1 两地气候情况 3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成都市高新区新雅街6号“竹博园”内,位于成都南郊,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园内有有高大的乔木和丰富的灌木层,周边还有凤尾竹以及小琴丝竹,郁闭度在0.7左右程度,遮阴效果好,土壤为酸性,ph=6.5左右,土壤湿度达到80%。 4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4.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筇竹是2010年4月2日从西昌市雷波县西宁镇213林场引进,数量62,平均胸径0.8cm,竹高1.14-1.79m,土球13-25cm。 4.2 栽种方法 引种后栽于成都市高新区新雅街6号“竹博园”,根据筇竹的生长特性,选择在土层深厚、松软的酸性土壤处,栽种时从高40-55cm且杆结稍上1.5-2.0cm处减去上部,减少蒸腾作用,提高引种存活率[4],栽种后立刻进行一次浇水,浇水时一定要浇透。 4.3 实验方法 以林木栽培学、气候相似论和森林生态学原理做指导,进行此实验,筇竹为阴性植物,引种到成都平原,温度比引种地高,为了提高成活率,所以把它栽种到阴凉处。采用标准地调查法[5],选定挖筇竹地的相邻处10×10m2筇竹作为对比材料,记录引种地和栽种地筇竹数量,并且详细记录两地的生长状况,引种地一年记录两次(表2),栽种地每一个月记录一次(表3),记录数据主要有株高、出笋率、节间长度、杆节大小、平均叶长,最后比较两地的筇竹的生长状况。 在园中对角线[6]随机抽取10珠筇竹,用平均法求平均株高、节间平均直径、杆结平均直径、节间平均间距、平均叶长、平均叶宽,其中每株节间直径、杆结直径、节间间距、叶长、叶宽都取各自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来测量。 5 结果与分析 5.1 筇竹的存活率 2010年4月2日引种筇竹62珠,一年后共存活51珠,存活率达到82.23%,引种地样地内筇竹80珠,一年后存活78珠,存活率97.5%。两地在温度和土壤湿度两方面有一定差异,通过两地的筇竹存活率的比较,初步表明影响筇竹分布生长的决定因子是温度和土壤湿度,温度和土壤湿度不同,将给植物的生长带来极大的差异,所以在长期驯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给筇竹营造一种尽可能的接近引种地的气候环境,以此提高筇竹引种驯化的成功率。 5.2 筇竹的出笋情况 此次引种的筇竹的出笋时间主要为60d左右,随着出土的时间不同,出笋数量有动态的变化(图一),4-6月是筇竹的发笋季节,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和5月中旬,占总出笋率的65.3%。 图1 筇竹出笋的动态情况 5.3 筇竹的生长情况 以下是一年的时间内观察新生筇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