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当挑粪工
大学生当掏粪工值不值2010-03-05 07:52: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大学生掏粪工济南上岗 来源:济南日报 5名经过考试被录取的大学生掏粪工近日在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拜师、上岗。他们于去年10月在近400名报考者中被录取并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培训。据了解,5人中有两名党员,年龄最小的23岁,所学专业涉及计算机、法学等。 大学生应聘掏粪工岗位竟然还要通过激烈竞争、严格考核、半年试用,有网友感叹:“小时候家长教育我们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去掏大粪!如今大学毕业了,可忽然发现连掏大粪的资格也没有了!”严峻的就业形势似乎容不得人深思,但我们还是要追问一句:大学生去掏粪值不值?这是观念的进步还是无奈的妥协? ■支持 比“啃老”强多了 大学生当掏粪工不该触痛我们的神经。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掏粪工不仅是其中的一个行业,更是一份职业和工作。职业本无高低贵贱之分,那些大学生当掏粪工低人一等、读书无用、有失尊严之说,纯属无稽之谈。从这一点上说,我们应该为甘当掏粪工的大学生鼓掌喝彩,尊重他们的选择,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 凭自己的双手从事掏粪的工作,也是一种社会劳动。尽管这种劳动很平常、很普通,甚至在一些人眼里还有点卑微,但这些大学生们能够转变观念,放低姿态,战胜世俗的歧视和偏见,以自己合法的劳动获取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与那些宁愿“啃老”也不愿意用自己双手养活自己的人相比,不知强过多少倍。此外,甘当掏粪工的大学生,说明他们心智成熟,敢于直面现实,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分工。笔者以为,这样的大学生才是当今合格的大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之骄子”。刘洪 竞争力不足何妨掏粪 堂堂大学生去掏粪固然是个人的职业选择,但却让人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群体里面的每一个人。大学生是要求体面的,如果够得着别的选择,这五名大学生应该不会挑起粪桶去掏粪。而他们最终做出这种选择的事实,更多反映的是他们自己的悲哀,而不是社会的悲哀。 无论大学生所学的是哪种专业,冷门、偏门或者是热门,都有找到工作的可能,因为社会还是有需要的,现在激烈的竞争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五名大学生如果精通本专业,去掏粪一般来说不是正常的选择,掏粪的事实至少说明他们学业不精,走投无路:既不想深造,也没有学到足够的知识让自己从事其他看来体面的工作。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重点大学入学人数猛增,各类地方院校、民办院校也纷纷开办,大学生不仅数量增长了,类型也多样化了。在许多重点大学甚至名牌大学,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能真正毕业。这些不能真正毕业的学生,虚度了大学时光,学业不精,没有技能,知识储备也不足,他们与高中毕业生的竞争力是等同的,不同的只是他们多熬了四年。熊伟强 对就业难的突围 大学生当掏粪工是对就业难的突围。一边是持续的大量缺工,另一方面却是大学生的“就业难”。如果大学生们能够多一些普通劳动者意识,多一些从基层干起的摔打意识,多一些厚积薄发的积淀意识、基层意识,也能成为优秀人才。毕竟,在面子和生存、待业和发展之间,后者更重要。看看那些取得辉煌成就的社会精英,有几个没有鼻青脸肿的基层历练呢?山东大学生们扔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攀比心理,勇敢地当一个掏粪工,无论对于未来发展,还是“用工荒”,都是有益无害的双赢选择,也是一种“就业楷模”。 这些年,大学生就业观念在不断突破,从当普通工人,到当清洁工,又到今天的掏粪工,他们的就业越来越务实,越来越能和卑微职业挂钩,让自我得到积极发展,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理念升华,值得肯定。可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不愿如此选择,一旦和惨淡的掏粪工作联系起来,内在的面子思想和“丢身份”的思维仍然会占据上风,宁愿当“啃老族”也不去就业。实际上,这仍是一种“社会幼稚病”。当然,笔者不是倡导大学生都去当掏粪工,而是将这种就业当做一种历练和起步,这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雷泓霈 ■反对 大学生群体“被沉沦” 当“大学生”这个曾经让人引以为傲,承载着梦想和期待的称呼,在一次次近乎“噱头”般的关于大学生“该不该卖肉、该不该当保姆、该不该掏粪”的“讨论”中,变得愈发虚弱和苍白失去其应有光泽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生这个群体在“被沉沦”着。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能在所学领域发挥作用,却不得不从事一些并不需要多少文化素质和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不仅仅是人才的浪费,而且会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认知。他们会觉得失落,会有一种“边缘人”的感觉。作为“国之栋梁”的大学生的“被沉沦”是可悲也是可怕的,它折射出当前高等教育的滞后和产业结构的不尽合理。 “大学生就业问题”年年都是“两会”的热点,大学生竞聘掏粪工,一方面源自严峻就业形势的逼仄,一方面则是“政府编制铁饭碗”、“后勤掏粪也吃香”的畸形“待遇级差”在作祟。今年我国又将迎来630万大学毕业生,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