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图书编辑出版的的发展时期(隋唐五代) 编辑出版史课件.ppt

第五章 图书编辑出版的的发展时期(隋唐五代) 编辑出版史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图书编辑出版的的发展时期(隋唐五代) 编辑出版史课件.ppt

(2)佛教著作的编撰 隋代佛教著作种类繁多,有注疏论著、汇编等。注疏即固有佛经的注解,又有科文、文句、义疏、述记、玄义、集注之别。科文即专分一经之章节者,文句即随文解释字句者。 隋代著名佛教著作编撰者有智觊、信行、吉藏等。 (3)佛经目录的编撰 隋代编写的佛经目录有法经等撰《众经目录》七卷、费长房撰《历代三宝记》十五卷、彦琮撰《众经目录》五卷、智果撰《众经目录》、《宝台四法藏目录》一百卷等。 唐代 唐代佛经的翻译、编撰和出版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出版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唐代出现了玄奘、义净、不空、菩提流志等著名翻译大师,编撰了《广弘明集》、《续高僧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西域记》、《开元释教录》、《法苑珠林》等一大批佛教名著。唐代出版《大藏经》和《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等佛经零种的数量难以数计,为佛经的流传作出了重要贡献。 玄奘 自汉末佛法东渐,到了隋唐已蔚为大观,但是,译者或为胡人,不谙汉语;或为汉人,昧于梵言。加上流派纷呈、版本各异,汉译佛经多晦涩难明、错误百出,令人无所适从。 玄奘在国内游学的过程中,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计西行,求师访学,探索佛法真谛。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凉州出发,踏上了荆棘丛生的万里征程。路上或山高路险,或水深浪急,或沙海茫茫,甚至屡遭劫难,九死一生,却始终没有停下西行的脚步。贞观五年( 631年),终于来到天竺那烂陀寺,师事戒贤法师。在这里一住就是五年,壮志初酬:不仅精通了梵文,而且精通了《瑜伽师地论》等佛典。接着他又用了四年时间游学天竺各地,并同一些当地学者就佛典要义进行辩论,从莫能屈,誉满五竺,成为全印度最有影响的佛学大师,声望和学问都超过了他的老师戒贤。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历时19年,行程25 000公里,圆满完成了西行任务,终于回到了阔别十九年的大唐故土,受到长安 数万人的夹道欢迎,万人空巷,盛况空前。他满载而归,带回佛舍利一百五十粒、金银檀佛像七尊、经论五百二十笑,计六百五十七部。 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五月初二到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二月初五溢然长逝,玄奘二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翻译佛经,鞠躬尽瘁。噩耗传来,举国悲悼,高宗为之罢朝数日。据统计,玄奖总共翻译佛经74部、1 335卷,平均每年翻译3.8部、66.8卷。而最后四年,平均每年翻译多至170卷。 从隋开皇元年(581年)到唐贞元十六年(800年)的220年中,共译佛典491部、2 622卷,而玄奘一人所译就占这个时期译经总卷数的一半。在翻译质量上也是最好的。 玄奘治学严谨,精通佛经版本,在翻译《大般若经》时“文有疑错”,即用西域带回的“三本以定之。殷勤省覆,方乃著文,审慎之心,自古无比”。 佛经译本向有“古译”、“旧译”、“新译”之说:“古译”即鸠摩罗什以前的译本;“旧译”即鸠摩罗什以后的译本;“新译”即玄类译本。新译后来居上,为弘扬佛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玄奘在佛经翻译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何在? 第一,“贞观之治”,为玄奘译经提供了一个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其译经活动得到最高统治者唐太宗、唐高宗的大力支持,为译场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坚强保证。 第二,玄奖本人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精通佛教教义和佛经版本,精通梵、汉二语,为佛经翻译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第三,拒绝参政,为他赢得了译经的宝贵时间。唐太宗曾经两次劝他还俗从政,他都婉转拒绝。 5 姓氏谱与地记的发展 为了提高皇族新贵的地位.抑制山东旧族和江南世家的势力,唐太宗命高士廉等按照“不论往昔、只取今日”的原则,撰《氏族志》一百卷。编撰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征集天下谱牒。第二步是质诸史籍,考其真伪,进行整理工作,条其源流,存真去伪。第三步是第其甲乙.褒贤贬奸.把忠于唐朝者和危害唐朝者加以区别。《氏族志》对唐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继者不一而足。仕唐官至五品者皆能荣升士流,名载高册。 第二节 隋唐五代的编纂机构及编辑活动 一 政府编纂机构及其编纂活动 隋代修书机构 隋代官方修书的机构设在秘书省,秘书省除了藏书之外,兼事修书。 隋文帝时,秘书省有秘书监、秘书丞各一人,秘书郎四人,校书郎十二人,正字四人,录事二人。下领著作、太史二曹。著作曹有著作郎二人,佐郎八人,校书郎、正字各二人;太史曹有令、丞各二人,司历二人,监侯四人,其历、天文、漏刻、祝浸,各有博士及生员。秘书监为正三品;秘书丞为正五品;著作郎为从五品;秘书郎、著作佐郎为正七品;太史令为从七品;校书郎为正九品;正字、司历、监侯为从九品。 隋炀帝时略有变化。 唐代修书机构 唐代初年开始,为了满足十分频繁的编撰活动,相继设立了一些文馆,包括弘文馆、集贤院、史馆等,取代以前的秘书省的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