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专题 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相关知识_注释 历史文献学.pptVIP

第三专题 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相关知识_注释 历史文献学.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专题 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相关知识_注释 历史文献学.ppt

到唐太宗时,孔颖达奉敕以义疏之体例注释“五经” ,用以统一经义,称为“正义”。凡一百八十卷,其间包括《周易正义》十四卷,《尚书正义》二十卷,《毛诗正义》四十卷,《礼记正义》七十卷,《春秋左传正义》三十六卷。后奉诏改为《五经正义》。《五经正义序》中称参与修撰此书者为“修疏人”,所以正义亦称疏。其一般做法是,选定一种注本,除原注不注的原文,或疏者不同意原注的解释,疏通常不重新解释原文,而以解释原注为主,这成为以后作疏的普遍模式。为注作注、重新作注、补注是《五经正义》的三种主要形式。 因此后人也多有用正义为其名的。如比较有名的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焦循的《孟子正义》、孙诒让的《周礼正义》等。 疏者对原注不满,亦坚守“疏不破注”的原则,重新加以申疏。由于时间的推移,原来易懂的内容越来越变得艰涩难懂,只有对前人的诠释再行诠释,才能为后人所理解。所以,疏的出现,也是文献学合乎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直解是元代出现的一种注释形式,是用当时的白话注解经书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广普及儒家经典。直解有疏的性质,但它又不同于引经据典,以考释为务的疏。直解一般不旁征博引,以明白为度。如元代许衡的《大学直解》《中庸直解》以串讲为主,遇到讲不通的地方,即直言“不可解”,这充分体现了直解“直”的特点。明代张居正的《书经直解》、《四书集注直解》。 疏与直解都是为古籍的注作注,由于读者不同,其作法也不同,如果说疏是阳春白雪,那么直解就是下里巴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直解对儒家思想的传播更有益。 (六)笺 最早是从东汉的郑玄开始用作书名的。他注《诗经》,为了以示和毛亨、毛苌的不同,对于《毛传》一些比较简略和隐讳的内容加以补充阐发,并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为了不使后人将自己的注释和《毛传》的内容相混杂,他把自己的解说标明为“笺”。郑玄当时是编注群经,其他的都是用的“注”的名称,惟独《诗经》用的是“笺”,这主要还是出于要和前人的注释区别开来的考虑。后世还有以笺名之己注的,如清汪师韩的《观象居易传笺》。后世亦有如清王先谦《水经注合笺》、朱骏声《诗传笺》等,基本上都遵循郑玄的做法。 四.传注的内涵 古书需要传注是由于不同,正文里记的典章制度已成为过去或事实未明本源,也由于语言变迁,有的文字今义与古义不同。这样,传注的内涵就包括:注明读音(注音);释义;述语法;述修辞;释典故;释内容;注出处 注明读音(注音): “音某”: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代替。如《周易·坤卦》:“君子有攸关。”唐陆德明《周易音义》注:“攸,音由,所也。” “某某反”或“某某切”:也叫反切法,是用两个字合注另一个字的读音。具体来讲,就是取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及声调,拼成被注字的音。比如《尚书·盘庚篇》里的“惕”字,《经典释文》注为:“惕,他历反。”再比如《楚辞·离骚》“鸣玉鸾之啾啾”,清蒋骥注:“啾,即由切。” “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比如《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如《诗经》有:“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玄笺曰:“泮读为畔。”畔是本字,泮是假借字。 “如字”。这个术语主要用来注多音字, 读本音。也就是说,一字有多音,在特 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依照它本来的 读音去读,叫“如字”。如《礼记·大学》 里有:“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 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经典 释文》注:“恶恶,上乌路反,下如 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释义类型: 释词。解释字义、词义。如《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汉马 融注:“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 再比如《诗经》:“硕鼠硕鼠,无食我 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毛《传》: “贯,事也。” 串讲。或称串解、释句,就是解释一句 或几句话,疏通上下文意。《诗经》: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 肯顾。”郑《笺》注释为:“我事汝三岁 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这里虽然 没有 专门把单个的字词提出来解释,但 在整个 话的解释里实际上对个别字词已 经解释了。如以“事”解释“贯”,以“顾眷” 解释“顾”。这种注释方式的特点是对全句 话进行整体解释。 通释。这个主要是用来解释全章或全篇 的大意。常见的就是集解这种注释,往往 在每章之后都有“章指”,用来解释全章的 大意。比如汉赵歧的《孟子章句》里《梁 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的后面有“章指” 言:“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丧死之用 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 民集矣。” 释义术语: “某,某;”或“某,某也”: 这是最常见的注释格式。它采用判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