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旅游文化知识 - Ch03 - 饮食文化知识专题01.pptVIP

中外旅游文化知识 - Ch03 - 饮食文化知识专题01.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旅游文化知识 - Ch03 - 饮食文化知识专题01.ppt

(2)优质原料和系列调料开始涌现 《吕氏春秋.本味篇》列举了商周时中国各地的优质原料 肉中佳品:猩猩之唇、烤獾獾鸟、隽燕尾、大象鼻等 鱼中佳品:洞庭湖的鲋鱼、东海的鲕鱼等 菜中佳品:昆仑之苹、阳华之芸、云梦之芹等 饭中佳品:玄山之禾、不周之粟等 果中佳品:江朴之橘、云梦之柚 调味佳品: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大夏之盐等。 已有“五味”一词,常用的咸味调料有盐、醢(hǎi )、酱、豆豉;酸味调料有梅、醯(xī醋)等;甜味调料有蜂蜜、饴糖、蔗桨等;辛味调料有花椒、姜、桂、蓼(liǎo )、襄荷、蒜、薤(jiào )及芥酱、酒等;苦味调料已被人认可,但还没出现常用的品种。 3、烹饪工艺形成初步格局 不再是简单制作食品,从选料、切配料、加热、调味及造型、装盘等各个环节都十分考究,形成了烹饪工艺的初步格局。 在选料上日渐严格,注意按时令和卫生要求等选择原料。 切配上,刀工日益精湛,注意分档取料和按需切割;配菜日趋合理,注意按季节和原料的性味搭配。 在加热和调味上,烹饪方法有所增加,调味理论日渐产生。此时人们已能运用文火、武火,在改进烧、烤、煨、熏等直接用火和水煮汽蒸等水熟法的基础上,创新出油熟法和物熟法两类烹饪方法,如熬、煎、炸、菹、渍、网油、包烤等。关于调味,《周礼》《礼记》《孟子》《吕氏春秋》等有大量记述,主要强调按季节调味和五味调和,重在本味。在造型和装盘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周礼》《礼记》《仪礼》中有关于食品与器皿配合的礼仪制度。雕刻也从此时开始。 4、饮食品分类细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特征 当时的饮食品已分为食、饮、膳、羞、珍或饭、饮、膳、酒、羞等类别。 食类:黍、稷、菽、麦、稻、粟、麻等。 饮类:水、浆、鳢(lǐ乌鱼)等; 酒类:事酒、清酒、昔酒等; 膳类:牛、羊、猪的炙、脍以及雉、兔、鹑等; 羞类:鸡、鱼、犬、兔制作的羹和濡鸡、濡鳖、麋腥及 各种果品等。 饮食品已渐显出地区特征,如周朝的宫中八珍和楚国宫中的名食。 5、饮食市场初现雏形 商朝的都邑市场上已开始有饮食店铺,出售酒肉饭食,有饮食品的经营者,专业厨师与服务员。朝歌屠牛、孟津市粥、宋城酤酒、齐鲁市脯等,均是有影响的饮食品经营活动。商朝名相伊尹曾是一名厨师,也有资料说是“酒保”。 谯周《古史考》:吕尚“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西周时商业发展较快,出现了供人饮食与住宿用的综合性店铺。《周礼》:“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春秋战国时各种饮食店铺不断增多,厨师烹饪技艺不断提高。《韩非子、外储说》:“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不售。”俞儿、易牙、专诸等当过专业厨师,有很高的烹饪技艺,易牙因善于调味受到齐桓公的宠爱。 6、饮食著述开始问世 涉及烹饪技术的著述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伊尹用烹饪至味谏说商汤的故事,首创中国烹饪的“本味”之说,详细记载了用水、用火、调和等与肴馔烹饪成败的关系,世界上最早的较完整的烹饪技术理论著述。 涉及饮食养生的著述 《黄帝内经》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医学理论著述,从饮食营养与人体健康的角度阐述了饮食养生等问题,指出“饮食为生人之本”,合理的饮食不仅能促进人体健康,延年益寿,而且能治疗疾病,主张“饮食有节” ,膳食全面而均衡,提出通过“五谷为养,五果为肋,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结构来“补精益气”等观点。 综合性的著述 儒家十三经即《易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诗经》《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也包括《楚辞》《老子》《韩非子》等。 “三礼”主要记载了饮食制度、饮食 礼仪、烹饪工艺规范和烹饪技术理论 等,而《周礼》提出的“医食相通”宫 廷饮食制度一直延续至元代;《仪礼》 提出乡饮酒礼、燕礼等筵宴上的礼仪; 《礼记》提出选料、切配、加热、调 味等烹饪规范和理论一直影响到今。 四、中国饮食蓬勃发展时期 基本上始于公元前221年的秦朝,历经汉、魏、晋、南北朝和唐朝,止于公元1279年的宋朝。 1、能源出现新突破 从秦汉到唐宋,制食物的能源主要是燃烧树木、杂草、木炭等,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桑树等质地硬的树木火力烈而持久,宜炖煮质地老韧之物;杂木火力足,宜煎炒菜肴等。能源新突破是煤,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煤的国家,秦汉时已用煤来炼铁,唐朝时在全国普及,不仅直接用于烹饪,还进一步加工后使用,如金刚炭、“黑太阳”是合成炭。 2 、炊餐具新突破 炊具新突破:铁制炊具开始使用。秦汉后炼铁水平提高,炼铁铸造收归国有,铁器普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铁器炊具已广泛用于饮食烹饪中。铁釜、铁镬、铁锅都有耐高温、传热快的特点,与火力足,火势旺的煤一起烹饪食物,为烹饪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另还有铜制、陶制等炊具,如魏晋时“五熟斧”分五格,可同时烹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