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是海上陶瓷之路不变起点.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德镇是海上陶瓷之路不变起点

江西景德镇是海上陶瓷之路的不变起点 肖发标( 内容摘要:海上陶瓷之路是自唐宋时期开始,中国瓷器由海上销往国外的一条国际性商道。通过这条商道,中国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江西省虽然地处内陆,没有出海口,但景德镇却是海上陶瓷之路的不变起点。 关键词:景德镇 陶瓷之路 起点 自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内外最为关注的经济话题之一。下面,本文拟从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历史变迁角度,论证“江西景德镇是海上陶瓷之路的不变起点”这一论题。 图一:“一带一路”路线图 一、海上陶瓷之路 唐代国威强盛,当时的外交,有所谓“万国朝未央”、[“万国拜含元”[的形势。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的遣唐使,沟通着当时的中外关系。同时,民间的贸易往来,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繁荣起来。特别是海上交通,在唐代有了重大进步,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说,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在一起。 因为在海上丝绸之路搭载的商品中,物美价廉的压舱石(回程装载东南亚产的贵重红木等)他著作的《陶瓷之路》让世人再一次了解和认识了这个与中国同名的“china”。因此,人们一般把海上陶瓷之路的起始时间定在公元9世纪中期的唐代中后期。至于陶瓷之路的结束时间,一般定在公元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爆发时。因此,海上陶瓷之路正好在世界上存续了约一千年的时间。 唐代的海上陶瓷之路,从广州出发往越南、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等地以至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西岸,到达忽鲁谟斯的乌剌,此为东路,航期约90天。从乌剌出发,再航行48天,到达东非坦桑尼亚达累斯拉姆,此为西路。这条航路,把东亚、东南亚、南亚、波斯湾以及东非等地联系起来,开始了洲际间的航行。它是当时世界上航线最长、航区最广、规模最大的航线。唐代东西洋航路所及之处,均有唐瓷碎片标本发现。 两宋时期,在唐代南海航路基础上,以东南沿海为起点的海上陶瓷之路继续向西、向南延伸,其活动范围大为拓展,特别是与非洲各国有了新的交往,我国与海外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更为频繁。赵汝适《诸番志》是当时记载中国瓷器外销最为详尽的文献,当时交通海外的56个国家中有17个番国的贸易商品为瓷器。1987年以来在南海一号和西沙华光礁一带宋元陶瓷之路上开展的水下考古工作,出水了一大批景德镇瓷器,实物与文献记载正好相印证。 元朝南海航线基本上和两宋时期相似,略有发展。从波斯湾的忽里谟斯向西北航行到巴士拉,向南航行至法祖儿,再向西进入亚丁湾,经西岸麦加继续向西北可至开罗,由法祖儿向南经亚丁湾口至东非摩加迪沙、层摇罗。元代前期成书的《大德南海志》,记录了与广州通商的海外国家143个,远比南宋多。 明政府为了推动和发展与亚、非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实现“万国来朝”的政治抱负,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的29年间,派遣郑和率领由200艘宝船、27000多人组成的船队七次下西洋。郑和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远洋船队,在十月至次年二月的冬季,从国内启航,乘东北季风扬帆沿海岸南行;五至八月的夏季,乘西南季风举帆沿海岸北航回国。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到过印度支那半岛、马来群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沿岸,远达波斯湾,行程10余万里,足迹遍及东南亚、南亚和东非的满剌加(今马六甲)、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和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等37个国家和地区,在满剌加、古里和忽鲁谟斯建立三个海外基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郑和的船队开辟了我国历代海上陶瓷之路中航程最长的远洋航路,活动范围非常辽阔,从中国南海之滨,经南海入印度洋,延伸至西亚、东非的广大地区,其西北方向的航路直通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西南方向的航路,沿东非海岸越过赤道,到达今莫桑比克索法拉港,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贸易空前繁荣。 郑和远航结束后,在巨大的海外需求和巨额利益的驱使下,中国民间商队穿梭在过去由阿拉伯人主宰的海上陶瓷之路上。民间贸易发达,瓷器输出随之扩大。当时私人海上贸易范围很大,海商的足迹遍布东西二洋,东起日本,中经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半岛,到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都有中国海商出没。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以澳门为转运港口,通过数条国际航线将中国瓷器转运至欧亚各地,中国瓷器对外贸易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以澳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