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节 血液系统 生理学基础课件.pptx
第三章 血液系统 李 丹 学习要点血液的组成、理化性质血细胞比容的概念及正常值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生理作用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正常值和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过程血型的概念及ABO血型系统的分型和输血原则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量、血液组成及血细胞比容 (一)血量 正常成年人的总血量占体重的7%~8%,或相当于每公斤体重70~80ml,其中血浆量为40~50ml。循环血量储存血量 (二)血液的组成及血细胞比容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比容。成年人血细胞比容正常值: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新生儿约为55%一、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一)水(二)血浆蛋白(三)无机盐(四)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二、血浆渗透压 (一)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和正常值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如NaCl。正常值约为770kPa或5790mmHg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蛋白(以白蛋白为主)正常值约为3.3kPa或25mmHg(二)血浆渗透压的意义 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以及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的水分的交换,维持正常血容量有重要作用 血浆渗透压的意义第三节 血细胞一、红细胞(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与功能形态:呈双凹圆盘形,无细胞核,细胞质内含大量的血红蛋白,直径为7~8μm数量: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正常值为(4.5~5.5)×1012/L,女性较少,为(3.8~4.6)×1012/L,新生婴儿的红细胞数可达(6.0~7.0)×1012/L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并能缓冲血液酸碱度变化(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叠连(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生成部位:红骨髓造血干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细胞→早幼RBC→中幼RBC→晚幼RBC→网织RBC→成熟RBC 骨髓功能受到抑制→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造血原料:铁和蛋白质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缺铁性贫血成熟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 DNA合成障碍→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肾性贫血雄激素: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组织→红细胞生成增多(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红细胞的破坏:脾脏是衰老红细胞破坏的重要场所。 功能亢进→红细胞破坏增加→脾性贫血 贫血的临床类型及发病机制临床类型红细胞生成和破坏过程发病机制再生障碍性贫血生成部位红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缺铁性贫血造血原料 体内铁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成熟因子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肾性贫血红细胞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不足脾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脾功能亢进二、白细胞(一)白细胞的数量与分类百分比数量: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新生儿白细胞总数达(12.0~20.0)×109/L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正常值和主要生理功能各类白细胞百分比绝对值(×109/L)主要生理功能中性粒细胞 50 ~702.0 ~ 7.5吞噬功能嗜酸性粒细胞0.5~50 ~ 0.7抗寄生虫和抗变态反应嗜碱性粒细胞0~10~ 0.1参与变态反应单核细胞3~80.1~0.8组织吞噬细胞淋巴细胞20~400.8~4.0特异性免疫反应白细胞总数?4.0~10.0?(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及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可使小血管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引起荨麻疹、哮喘等变态反应;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引起的变态反应,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单核细胞:吞噬各种病原微生物和衰老死亡的细胞,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淋巴细胞:T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细胞则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血小板三、血小板生理(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数量:正常成人血小板数为(100~300)×109/L形态: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的无核小块细胞,呈梭形或椭圆形三、血小板生理(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粘附和聚集释放和收缩吸附三、血小板生理(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简称凝血。(一)凝血因子国际命名法编号的凝血因子因子编号 同义名 因子编号 同义名I 纤维蛋白原II 凝血酶原III 组织因子IV 钙离子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