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焕才-作家资料-儋州第一中学
李焕才作家个人资料 一.简历: 摘自海南作家网:/Author.php?id=51 性 别: 男 出生日期: 1958-10 籍 贯: 海南 民 族: 汉族 创作出版情况: 主要从事散文及小说创作,有散文集《海岸的年轮》、小说集《乡村舞女》出版。中篇小说《大海》在湖北的《芳草》杂志2007第六期发表。2012年长篇小说《青龙湾》单行本将出版。2011年创作长篇小说《河东河西》。
获 奖 情 况 : 2010年长篇小说《青龙湾》获海南省奥林匹克杯长篇小说比赛年度优秀提名奖。 个 人 自 述 : 出生于海南岛西海岸的一个渔村。世界呈现在眼里的第一道风景是大海和白帆。海港、海滩、海湾是儿时快乐的天地;风声、涛声、艄公的号子是童年里最美妙的歌。童年的梦因父亲的早逝失去了色彩。一边捞虾摸鱼,一边读完中小学。由于当过赤脚医生,恢复高考后便报考医学院。五年大学毕业后,在儋州市人民医院当医生。1990年到海边一小镇开私人诊所。因为人生历程艰辛,生活道路坎坷,心总不平静,于是一边拿听诊器,一边拿笔写作。认为文学是人类最具灵性的事业。198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2年加入海南作家协会。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二.评论文章:
·儋州作家印象记系列之一:《渔民的儿子----李焕才》/tianyacity/Content/186/2/545412.shtml
作者:李瑞富
得见李焕才之名,是13年前刚自穗回儋的日子里。某日,《海南日报》椰风副刊版上有一散文《美丽的新英湾》,觉得与自己所处很近,就很留意写作这文章是何人物。一看,李焕才,从未见过。自此,就开始注意打听这个人的来历。 断断续续就听到一些有关他的轶事,极是有趣。于是,1992年暑期某日,就带着已打印好的一叠诗稿去讨教。到得新英墟,沿着狭窄的小巷到位于黄塘的一个小庙堂里,却仅见他的妻子“小黎”嫂子如一个清纯的实习护士闲坐。一问,人已随报社的记者回海口了,无缘相见。 终于见面,是在蓝洋宾馆,那已是1999年9月28日的事了。李焕才的散文研讨会在此召开,有省作协、市宣传部、市文联、市报等部门的同好者主持和参加,约30人。我与过去的学生、现时的文友黎信也列席其中。谈话,正式地谈,非正式地谈。喝酒,有的放开喝,话多,有的少喝,话也多。然后作鸟兽散。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细节。 其一是头天傍晚乍一见焕才,正被一群来自海口的客人簇拥着,等待着他安排晚上的节目,与之招呼:“你就是焕才啊?”有点愣神----想象中焕才该是一副倜傥才子、玉树临风、飘逸儒雅的形象,至少也该如诸葛亮一样于卧龙岗、满肚诗书、文质彬彬,端的却是一位个头不高、略显矮胖的黑脸中年汉子,一如所有海边的渔民一样不显山不露水。“啊?啊!久仰大名。”握手细端详,双眼皮下的眸子却挺有神采,闪现着文人、医生该有的精明和独到。另外藏于左边乱七八糟的眉毛间的一颗硕大的黑痣很醒目,一如一颗闪着黑光的珠子掷于乱草间。 很快,递给了我们两张宾馆免费提供的房卡,他就打点远方的客人去了。第二天一早,起身刚洗漱完毕,就见焕才敲门而入,手上是几本自己刚印好的散文集,一一问明我们的名字,而后当场在赠给我们的书上签名,要求“指正”。言辞诚恳、朴实。大家一见如故。 其二是酒宴上大家欢声笑语时,散文家黄宏地谈到“红袖添香”的古人逸事,后逗趣般请焕才谈谈对此的看法,只见焕才哈哈大笑,慢条斯理地说,“要真有佳人在旁边,怎么也都静不下心来写作了。写作,只是一个人在寂寞时的自言自语而已。有靓妹来了,不写也罢!”大家于是哄堂大笑。由此却可窥到焕才的实在:不经一番霜雪苦,岂知腊梅暗香浓?一个好写作者,谁不深味写的辛苦?“红袖添香”,只是文人的美好想象而已,真要有美女相陪就能写出好文章,那有三千妃子近身的乾隆怎么写了上万首的“豆腐丝”,至今也未见多少能传世? 2003春节,到新地村“拜年”,又顺便入攀步村去找焕才,却只有之弟焕文在家。小坐片刻,就回头上边三轮摩托要到新英墟去找焕才。开车的是个30出头的女子。本来惯常从村里到墟上是4元钱的车费,到得焕才“坐堂”的诊所门口,这女子却说:“你是来找才哥的,收你2元够了。”2元钱不多,却是半折优惠了。我内心很是感动----看来未见焕才,这才哥,他的恩泽已披及我了。 不但如此,在与焕才一番关于他的坎坷身世、不平遭遇的长谈后,“小黎”嫂还购回市价昂贵的青蟹等海珍来招待我。正值中午,阳光热辣,我与焕才悠然地喝着冰凉的啤酒,半醉半醒,感觉很好。 回头想想,人生的幸福不正是处于这种半醉半醒的状态之中吗?我与焕才哥相知相识、在此共醉那是有幸了。也只有在这时,听他迟缓而略显沙哑的声调,听他悠然而精辟的论断,听他率性而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