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中有机和无机材料运用.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艺中有机和无机材料运用

陶艺中有机和无机材料的运用   摘要:陶艺中综合材料装饰一般使用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无机材料中又包括四种类型的材料;土质材料、釉质材料、装饰材料、异质材料。综合材料装饰美总是以自然美和表现美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自然美是指材料本质所固有的天然美,而表现美是指人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组合编排后所展现的美。大多数情况往往同时具有自然美和表现美,而且总是在对比中求得和谐。质地的对比、肌理的对比、色彩的对比、光泽的对比能赋予材料美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土质;釉质;异质;肌理;对比   中图分类号:TQ174 文献标识码:A      一、有机材料的运用      陶艺中最早的有机物质运用是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中的“碳黑陶”,“碳黑陶”掺有大量的草灰、禾木科植物的杆、叶碎末和稻壳等有机物,经过焦化处理掺进陶土,烧成后这些有机物质变成碳,因而陶质呈黑色。纵破一块陶片,还可以清楚的看到碳粒结晶,称为“碳黑陶”。其作用有如现代在粉墙的石灰中加入纸筋或在做土砖的泥料中加入碎稻草一样,是为了增加泥料的附着力,便于成型和防止拆裂。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又发现在泥科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细砂可以替代上述物质,其作用接近现代陶瓷中使用的“熟料”。另外,灰沙陶器更耐热,可直接放在火上烹煮食物。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几乎所有炊器都含有砂粒。原始社会利用这些原始配方来改善成型方法和使用性能,为此后陶瓷生产通过配方改进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迈出了第一步。   夏商时期,陶工使用有机物质来改变陶艺作品的物理性质。陶工们用烧好的草木灰拌入被稀释的瓷土泥浆中,最后涂在尚未烧制的器物表面,最早的灰釉便由此产生。这种含有草木灰和微量铁质的釉在氧化焰中烧制呈黄色或褐色,还原焰中烧制则呈青色或青黛色。   利用有机物质来改变陶瓷作品的又一例子是“金丝铁线”。根据陶瓷本身的物理特点,古人充分利用其特点缺陷使其成为特色,例如哥窑的金丝铁线,在烧成之后采用人工着色的方法,着色剂有茶叶汁、墨汁、没食子酸等有色液体。大纹片由于粗而深,上色呈现较深的颜色,开片小的上色后呈现浅的颜色,大小纹片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络,即所谓的“金丝铁线”。还有一个利用有机物质的例子:在我国内蒙昭乌达蒙赤峰辽幕内,曾发现有描今地绘朱红花纹的定窑瓷器,而且传世作品中偶尔也能见到白釉或赤黑釉上带有金华痕迹的定窑盘、碗之类,关于这类器物的做法宋人《志雅堂杂钞》中早有记载:“金华定碗,用大蒜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元代青花瓷器的器底露胎处常呈现出浅浅的橘红色,俗称“窑红”。火石红是由胎中的铁质和可溶性盐类在干燥过程中在露胎的器底处聚集,在烧窑结束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二次氧化便会出现这种色调,现代景德镇仿制的元、明青花器,人为地在器底涂上一蹭含铁量较高的酱水,或以受潮的新砂垫烧,也会出现“火石红”。   再比如在陶艺乐烧过程中,加入树叶草屑及报纸等物质会使作品产生自然痕迹效果。美国乐烧之父保罗#8226;苏特拉在烧红的陶器中投入报纸、植物等有机物质,作品上出现神奇的色彩。陶艺家玛里琳#8226;莱文为了使黏土干燥和烧成后得到正常的收缩率,将尼龙纤维1.2%-2.0%比率加在干料状黏土中。加拿大陶艺家杰克#8226;苏雷发明加入玻璃短纤维来增强泥性的黏土培体。而且在烧窑的过程中也加入一定的物质来改变作品效果。譬如盐釉,把食盐洒到窑的火塘里去,食盐中的钠会和陶土的表面相结合,在作品表面形成一种橙色的釉一般的表皮。色彩微妙朴素是迈克尔#8226;贝利耶作品的特征,他通过在黏土中添加铁、锰氧化物和各种沙子、陶渣形成了奶酪色到深褐色之间的色彩体系。还有采用泥浆和色釉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多次乐烧和喷砂处理使其表面产生了彩虹般绚烂的效果。   乐烧是在烧成后采用有机物质材料改变陶艺的视觉效果使其成为特色,也有在瓷器烧成过程中加入无机物质材料的例子,例如汝窑瓷器。汝窑瓷器相传是宫廷中专用的瓷器,其特点是在釉药里掺有玛瑙末使釉层莹厚釉色青发蓝,像蓝宝石一样通体开极细的纹片。玛瑙在汝洲地区出产,用来配釉增加釉层的光润。还有就是元代的青花瓷。元代的青花瓷成熟有几个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瓷土的改变。在元代以前,景德镇瓷用的是瓷石,瓷质较软,烧成温度只有1200度左右,发现高岭土以后,就由以前只用瓷石一种原料的一元配方改成了在瓷石的基础上加进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加入高岭土后烧成温度达到了1300摄氏度,提高了瓷质的硬度和致密度。然后还可以在釉中加入氧化铜、碱金属等,它们在釉中溶融以后,由于釉的成分不同而产生青、绿之间的各种色调。大致说来,釉中若富于碱金属便呈青色,如酸性成分较多便呈绿色。而青色较比绿色尤其难能可贵。如果在只用碱性金属(钠和钾)与硅酸作成的釉内,加入氧化铜并烧至1300℃左右时,就会现出像埃及青釉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