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通汉大时代赶考者.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通汉大时代赶考者

郑通汉大时代的赶考者      “小时候看书总是去猜字,以至于经常读错别字,到现在还经常读出错别字,让人觉得我这位司长有点匪夷所思。”郑通汉说。   30年前,郑通汉还是一家集体小厂里的工人;而今,他已经成为国家水利部全国公开招考的第一批司局级干部,并先后出版了《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中国水危机》等专业书籍,是我国较早系统分析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学者之一。   回溯郑通汉的人生历程,就像在翻阅一本奋斗的书籍。      没有梦想的童年   “要不是改革开放,我根本就没有机会坐在这跟你说话。”面对记者的提问,郑通汉很是感慨。他说小时候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也根本不敢去想象自己的未来。   郑通汉出生于福建漳州。小学四年级时,他这个“红小兵”就跟着“红卫兵”的屁股后面闹革命。他只是觉得好玩,什么也不懂。当时他最羡慕那些??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便装”的文艺宣传队员。   可是后来他看到“红卫兵”却不寒而栗。“父亲是一个副职股级的干部,却被当成‘走资派’进行批斗。我经常能看见父亲戴着一顶高帽子,脖子上用铁丝吊着块硕大的牌子游街。我们家被抄了两次,连母亲结婚戒指、房契、地契都被抄走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这事会发生在我家。后来,只要晚上房门被敲得‘砰砰’响,就会想到‘红卫兵’抄家。”郑通汉在当时除了觉得‘没面子’之外就是无法理解善良且工作认真的父亲为什么总被批斗。   “父亲被关在‘五七农场’里不允许回家,我和哥哥就经常去看他。但我真的很想念他,虽然怕别人认出来没有面子。”郑通汉说起父亲的遭遇,眼里全是哀伤。“父亲被批斗得太厉害,以至于自杀了好几次,最后落下了精神分裂症,到现在仍然认不出我是谁,我叫什么名字。”   “‘复课闹革命’以后,稀里糊涂地上了初一,读了一年书。因为大哥‘上山下乡’,二哥当兵去了,这时和我相差十几岁的小弟出生了,母亲就叫我休学回家照顾小弟。”郑通汉说,他最小的弟弟是他抱大的。   休学一年后的他,重新上初中,读高中。这时他的文化程度还停留在小学三年级水平。“当时只要去上课就能毕业,再说学校也没有“好好学习”的氛围,老师不好好教,学生也不好好学。”1971年10月,只读了半年高一课程的郑通汉就开“后门”到一家生产玻璃钢汽车驾驶室的工厂里上班了。   说起这段经历,郑通汉没有怨天尤人。“在回家抱弟弟的那一年时间,我把家里的书都看了一遍,包括哥哥借的书。比如《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红与黑》等。不过,那时看书经常去猜字,也落下了经常读错别字的坏习惯。”      因为年龄小,别人只要3年学徒,而郑通汉却当了5年学徒工。“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学徒工的工资是第一年18元,第二年21元,第三年24元,而我拿了3年的18元工资。”就是这18元工资,早早懂事的郑通汉也将其中的15元交给母亲,当然那时最让他烦恼的不是金钱,而是觉得自己很没本事,机械图纸看不懂,有时想加工个零件都很费劲。”那时,郑通汉和一些朋友业余经常去练拳、练举重。期间,一位在漳州糖厂 “七二一工人大学”(相当于现在的技工学校)任教的朋友,听说了他的想法就介绍过去学习。   “基础不好,跟不上学习进度,我的高等数学作业经常被老师作为反面教材。不过,那时的我学会了机械制图,画得一手漂亮的图纸。”也就在这个时候,郑通汉向朋友借了英文打字机,在他家的小天井里,点着煤油灯,练习打字和制图。“每天晚上都练,家里人很支持,觉得这是正事。现在我对电脑键盘非常熟悉就是这个原因。”   “这段人生经历,说实在话自己并没有多少想法,只是想多学点东西,把工作做好。”      一门心思想读书   对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郑通汉说很难界定是具体的那一天,他就知道能高考了。以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程度和“七二一工人大学”一年的学习,郑通汉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这时候,郑通汉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技术工人。他当过模具工、钳工、电焊工、车床工、机修工……凡是车间里有的工种他都做过,而且做得很好。郑通汉回忆说,那时抡大锤,他是年轻人当中最好的。因为有制图的基础加上好琢磨,他还经常在厂里搞出技术革新。1980年,厂里把这个最好的技工派到江苏镇江学习模具技术。   在江苏的他第一次听说有个“广播电视大学”,可以半脱产上课,他就动心了,想去再学点知识。机缘巧合,他在火车上认识的一位朋友就是管这件事的,于是他便成为了一名试读生。一个学期以后,他的三门功课全部合格而转为正式生。   “这三年时间,我的变化非常大。不仅顺利毕业,而且经历了从一名工人到班组长,车间副主任、主任,再到技术股长的进步。”这时的郑通汉已经发生了质变。搞技术革新得心应手,他设计的新模具结束了长期以来用手工制造汽车门合页的历史,同时,他自行研制了液压锯床,极大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