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中媒介形象建构与国家形象传播策略.docVIP

跨文化交流中媒介形象建构与国家形象传播策略.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文化交流中媒介形象建构与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跨文化交流中的媒介形象建构与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摘要 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中的李云迪和朗朗为例,简要分析了跨文化交流中的媒介形象建构及国际传播影响力与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的关系。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媒介形象 国家形象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韩利,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成都610225      2010年,国际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郎朗应邀参加了《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的拍摄,从传播学角度看,两位同一领域的相同类型人物同时出现在一部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并不多见。哪么,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什么选择这种传播策略,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李云迪和郎朗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媒介形象建构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国际传播影响力,本文试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一、西方主流媒体对李云迪和郎朗的媒介形象建构      在西方,人们已将李云迪的名字和波里尼、阿格里奇、齐默尔曼等当代钢琴演奏大师联系在一起,他被称为“浪漫派钢琴大师的接班人”,成为当今世界主流钢琴演奏家中为数不多、最受推崇的东方钢琴家之一。李云迪用自己的演奏卷起音乐漩涡,让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融合在钢琴的旋律中。   美国权威财经报《华尔街日报》挑选李云迪作封面人物故事的主角,更称他为“古典界的摇滚巨星”,足见他在西方乐坛的影响力。他在音乐上的成就更不断被肯定。他是首位登上美国财经权威报章《华尔街日报》及有日本“时代杂志”之称的《AERA》封面故事的中国钢琴家;他是首位被杜莎夫人蜡像馆挑选为名人蜡像的中国钢琴家;他更是首位与柏林爱乐乐团发行现场录音的中国钢琴家。中国首位波兰“荣耀艺术”勋章获得者。世界各大权威媒体如《纽约时报》等无不称赞他的演奏独树一帜,优雅高贵又极富诗意,堪称当代最浪漫最诗意的国际钢琴大师。“李云迪是一位诗人般的钢琴家,同时他有着极其敏锐的触键(但必要时他也有非凡的力度),对音乐织体和旋律线条的感知同样无懈可击,所有这些特质使他的肖邦臻于完美。”《纽约时报》首席乐评安东尼?托马西尼称赞道???“李先生的技巧辉煌,演奏精练,而且李先生是一位更具探索及敏锐的音乐家。”《纽约时报》首席乐评Tommasini说道:“李云迪是一位技巧惊人的钢琴家,他的演奏既优雅又有年轻的活力,令人热血沸腾!”《多伦多星报》给予的评价是:“李云迪也是位有个性的演奏家,很像昔日的巨星如霍洛维兹和鲁宾斯坦。”此外,英国《留声机》杂志、《波士顿环球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代报》、英国《BBC音乐杂志》、英国《独立报》、英国《星期日时报》等众多西方媒体也给予李云迪高度地评价。“李云迪给听众带来的是真正的、健康的肖邦音乐,雄浑有力、自然坦率、对比鲜明”、“极为优雅的演奏,极具水平的完美”、“他的潜力是无止尽的。他的弹奏有精致的声音,充满丰富的色彩,他的分句犹如行云流水般、并极度音乐化。”   1999年8月14日,刚满17岁的郎朗在美国芝加哥拉威尼亚音乐节的明星音乐会上一举成名。当时这场长达5小时之久的音乐盛典,邀请了5位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加盟演出。确定与美国“五大”之一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著名钢琴家安德烈?瓦茨急病退出,音乐会总监艾森巴赫急招郎朗替补上场,他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令3万观众沸腾。《芝加哥论坛报》说:“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天才。”   他被誉为“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金牌出演者”、“世界的郎朗,华人的骄傲”“一部钢琴发电机”、“郎朗,中国的名片”等等。2007年《纽约时报》称他为“当下古典乐坛最红的艺术家,全世界观众的最爱”。《华尔街日报》曾经转述一位权威人士的有趣评论:“如果郎朗是一支股票,我借钱也要买。”他被称为继霍洛维兹和鲁宾斯坦之后世界钢琴界的又一位领军人物。他的音乐才华以及热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使他成为当今古典音乐最理想的诠释者和年轻人心中的偶像。   由此可见,挑剔的西方主流媒体对来自“中国的声音”从不得不侧目、关注,最终认可并大加赞叹。李云迪和朗朗在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中展示的中国魅力不仅获得了挑剔的西方主流文化的认可,而且,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提供了让世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欧美媒体指出:李云迪、郎朗等人被国人视为民族英雄,实现了中国日益走向富强的希望。      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产生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2001年,李云迪与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德国DG唱片公司签约后,成为第一位与该公司签订唱片合约的中国钢琴家。   2006-2007乐季起,李云迪的演出邀约包括与柏林爱乐乐团和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在柏林爱乐音乐大厅、莱比锡布商大厦乐团和指挥大师卡多夏伊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芝加哥交响乐团以及维也纳交响乐团在金色大厅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