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 境 学 概 论 合肥工业大学资环学院环境系 李湘凌 教材和参考书籍 选用教材 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主编 ,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二版 参考教材 (美)戴维斯(Davis,M.L), (美)康韦尔(Cornwell,D.A)著,王建龙译,环境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左玉辉主编,环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卢昌义编著,现代环境科学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推荐网站 国家环境保护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 中国环境报社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 中国环境新闻网 中国环境在线 课程教学要求和建议 是专业基础课,非常重要,是今后专业课程的入门和基础 课程内容繁多,几乎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多方面知识 部分内容因时间关系,可能不讲或少讲;部分内容为课本外补充内容,需要课后通过资料查询,进行笔记补充。 本课程主要章节 第一章 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生态系统 第三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第四章 大气污染及防治 第五章 水污染及防治 第六章 土壤环境污染及防治 第七章 声学环境保护 第八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第九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十章 环境管理 第一章 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环境及其组成 一 环境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对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自然环境 例如空气、阳光、水、土壤、矿物、岩石和生物等环境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各圈层,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构等。 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绿色贸易壁垒、绿色GDP 二、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人类与大气圈 人类与水圈  人类与土壤圈    人类与岩石圈    人类与生物圈 (一)人类与大气圈 大气圈各组分之间保持着精细的平衡,这是地球环境亿万年来发育的结果。 然而,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来,规模和强度日益加大的人类活动正在破坏这种平衡,这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二)、人类与水圈 海洋和陆地上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构成一个大体连续的圈层覆盖在地球表面,称为水圈。 地球上水13.9×108 km3,97.41%海水,2.59%淡水 冰盖冰川(1.984% ) 地下水(0.592%) 河流湖泊(0.0071 % ) 土壤水(0.005%) 大气水(0.001%) 近代人类在其生产活动中,给水圈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1)兴建大型水库、大坝; (2)大量开采地下水; (3)小河流渠道化; (4)湖泊的污染、泯灭。 (三)人类与土壤圈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供植物生长与繁殖的疏松表层。 土壤圈是与大气圈、水圈同样重要的第三大环境要素。??? 土壤次生盐渍化 土壤沼泽化 荒漠化及沙化 水土流失 土壤污染 (四)人类与岩石圈 岩石圈是人类生存环境中最下面的一个圈层,又是地球内部各圈层的最外层。 ?岩石圈对人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化石燃料和矿物燃料。 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技术的迅速进步,对矿产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原料与燃料行将耗竭。如何迅速实现向新材料与新能源的转变,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要务。 我国能源 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145亿吨,可开采年限为54-81年; 石油可开采储量为32.74亿吨,可开采年限为15-20年; 天然气可开采年限为28-58年 中国2004年能源消耗占世界11%,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2007年能源消耗 能源消费总量18.634亿吨油当量 16.8% 石油消费量3.68亿吨(国产1.867亿吨) 9.3% 煤消费量13.114亿吨(国产12.896亿吨) “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获取与控制自然资源(土地、水、能源和矿产)的战争,一直是国际紧张和武装冲突的根源”。 ---世界观察研究所,《全球预警》 推荐图书 (五)人类与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部分,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总体。 生物圈的发育经历了大约30亿年的历程 30亿年前出现原始细菌 20亿年前出现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固氮生物,释放出氧气 约16亿年前形成了含氧气的大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