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6+古诗文阅读(下)-2018高考语文考前快速提升+Word版含解析.docVIP

专题26+古诗文阅读(下)-2018高考语文考前快速提升+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吉林省延边州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情 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 清风吹我衣。 游鱼潜渌水, 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 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 今来白露晞。 游子叹黍离①,处者歌式微②。 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 注释: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色彩鲜明,境界开阔,意象飞动,景中含情。 B. 诗中三、四句,鱼“潜”鸟“薄”,静动映衬,“潜”、“薄”这两个动词的妙用,充分显示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及其精湛准确的艺术表现力,堪称“诗眼”。 C. 三、四句与五、六句,自由的鱼鸟与身不由己的役夫形成对比,突出了役夫深受徭役之苦的悲惨命运。 D.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两句,平仄声律和谐妥贴,文字对仗工整自然。 E. 诗的最后两句“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与曹操《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所抒发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2.本诗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找出三种,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 1.AE 2.①对偶诗中八、九句对仗工整,“始出”对“今来”,“严霜结”对“白露晞”,突现了时间的变化,表现役夫的离愁。 ②反衬诗中第三、四句用游鱼和翔鸟的自由,反衬了五、六句役夫的不得归,突出了役夫被迫离家服徭役的凄苦境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身处政治逆境内心备受压抑的痛苦。 ③白描诗的的前四句直接描绘了天气微阴,清风吹衣,鱼潜鸟飞的情景,未加雕琢而自然真实。 ④用典九、十句用《诗经》中典故,描绘了战乱年代人们内心的感伤和期盼,将历史和现实交织在一起,时间的厚重增添了情感的厚重,历史深沉感油然而生。 ⑤直抒胸臆结尾两句“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直接抒发了自己内心凄怆的伤悲心情,为百姓的凄苦生活,也为自己内心的压抑。这种伤悲便面对嘉宾也难以抑制,语势雄浑,情感鲜明而厚重。 ⑦乐景衬哀情诗中以“游潜鸟飞”自由自在的乐景衬托了徭役不得归的哀情,突出了役夫被迫离家服徭役的凄苦境遇,以乐衬哀,更见其哀。 2.题干“本诗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找出三种,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这是考查诗歌艺术手法。答题时要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释,最后分析艺术效果。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色彩鲜明,境界开阔,诗人用鱼鸟的自由自在的乐景衬托了徭役不得归的哀情,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运,同时也是作者处在动辄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备受压抑中对自由、解放的热切憧憬。三、四句与五、六句,自由的鱼鸟与身不由己的役夫形成对比,衬托出役夫深受徭役之苦的悲惨命运。“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两句,平仄声律和谐妥贴,文字对仗工整自然,“始出”对“今来”,“严霜结”对“白露晞”,表现役夫的离愁。诗中“游者”、“处者”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游者,指役夫。《黍离》,指《诗经·王风·黍离》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式微》,指《诗经·邶风·式微》篇。旧说是黎国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卫国,臣子劝归之作。这里取其劝归之意。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建徭役制度重压下痛苦不安的悲剧意蕴。 二、(河北省2018届高三衡水金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韵①公实②《雷雨》 【宋】洪炎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③一震静胡烟?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 拟叩九关④笺帝所,人非大手⑤笔非椽。 【注】①次韵:按原诗的韵进行和诗。②公实:郑公实,洪炎的朋友,作有《雷雨》一诗。③若为:怎能。④九关:天门九重,代指朝廷。⑤大手:大手笔。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雷雨发出轰鸣声,有如百川崩泻,仿佛具有拔走蓬莱三山的威势。 B. 颔联作者通过写雷雨不能扫清“胡烟”,表达了对不能驱除侵略者的憾恨。 C. 颈联中的田园荒芜、洪水弥漫、河洛被金人占领,意在写出百姓生活艰难。 D. 结尾两句表达出作者忧国忧时的心志,希望能亲自带兵出征,北定中原。 E. 作者虽有意向皇帝陈情,但认识到自己并非大手笔,担心倾诉有所不尽。 4.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首联写景的作用。 【答案】 3.CD 4.①渲染紧张险恶的环境气氛;②暗示当时动乱的时局;③为下文写诗人内心的悲慨感受蓄势。 4.本题考查写景的作用。开头两句扣题,以“惊雷”发端,用“拔三山”、“倒百川”形容雷声的威力和暴雨的势,渲染了紧张险恶的环境气氛;同时也暗示当时动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