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家乡——巩义 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诗政治性现实性、人民性、艺术性都很强,唐代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也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毛主席称杜甫的涛是“政治诗”。所以长期以来,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 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所谓“康百万”是由于当时的庄园主康应魁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土地商铺遍及山东、陕西、河南三省八县,而被称为“百万富翁”。后来,慈禧太后逃难西安,回銮北京时,路过康店,康家出钱监工修造黑石关,县城、官殿行宫和“龙窑”,花费了100多万两银子,又向清延捐赠白银100万两,慈禧说不知此地还有一个康百万富翁。从此,“康百万”这个皇封就广泛地传开了。 康百万庄园 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北宋九个皇帝、除微、钦二帝被金兵虏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人皇帝及赵弘殷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名勋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公元960年,宋太袓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963年便开始营建宋陵。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堪称为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该景点暂不售票。位于市中心的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从巩义市汽车站乘6路公交车坐2站到达,约一公里,车票价一元/人。 巩义石窟寺 巩义石窟寺位于南河渡镇寺湾村,距市区10公里,1982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巩义石窟是北魏皇室开凿的一座石窟,孝文帝创建了寺院,宣武帝时开始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后来的东西魏、唐、宋时以陆续在这里刻了一些小龛。由此证明,巩义石窟是继洛阳龙门石窟之后开凿的一个石窟。初建寺称“希玄寺”,唐初改称“净土寺”,宋代改称石窟寺。 巩义石窟现存洞窟5所,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尊,碑刻题记200余块。这里的规模虽比不上云岗、龙门那样雄伟庞大,气势磅礴,但小世巧玲珑,惟妙惟肖则是举世罕见的。这里洞窟门两侧石壁上有三层绝美的浮雕--帝后礼佛图,左侧以皇帝为主,后随文武大臣;右侧以皇后为主,嫔妃依次排列。帝后前由僧人引导、侍女掺扶。 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 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位于巩义市东南25里的青龙山中,总面积51平方公里。青龙山原名霍山、天陵山,山中有千年古刹慈云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七年,是佛教传入中原后,有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创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素有“释源”和佛教“祖庭”之誉。北宋赵匡胤依此山势在巩县选建定陵,遂按勘舆风水学易山名为青龙山。 慈云寺作为中国佛教始传圣地,两千年间积累了丰厚的佛教文化沉淀。寺中留下大量的各朝代佛教遗迹和碑刻资料,碑刻中的许多记载填补了中国佛教发展的空白,特别是寺中的《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碑和《青龙山慈云寺五十三峰圣境之图》碑,更是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吴承恩在此依据“二老”,唐僧及周围的传说,写成了《西游记》。2003年《西游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慈云寺召开,国内外专家经过论证指出:“青龙山是《西游记》的载体,慈云寺是《西游记》的灵魂。” 青龙山·慈云寺 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 自古即闻名遐迩的浮戏山,集石英岩、喀斯特、黄土丘陵三种地貌景观于一体,荟萃北国江南风光于一区,绘成了“天集云色,地溶石花、山峰奇秀,潭泉生涯,石窍怪状,林色奇葩,庙宇星罗,胜迹幽雅”的古代八大名景,具有巩境“小桂林”之誉。雪花洞的发现,使古景又增新容,实为中华文明揽胜之名珠。 雪花洞 雪花洞是发育在石灰岩地区的一个天然溶洞,全长1110米,共分三厅一走廊,面积约4000平方米。雪花洞是一个奇妙的地下世界,洞内终年恒温,保持在15℃左右,是游览观光的宜人去处。洞中晶莹漏玉、玲珑剔透的石花、石葡萄和石珊瑚等次生化学沉积物布满整个雪花走廊,其面积之大,形态之美,在国内外目前发现的洞穴中均属罕见,可谓是“天下第一雪花洞”。雪花洞内的片片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