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历史.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隋唐时期的历史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时段 6-10世纪 隋唐时期的历史 二、主要特点 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 位居世界前列,亚洲地区中心。 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巨大影响 。 三、第一单元重点(之一) 第1课 贯通南北的动脉 关于对隋朝文帝与炀帝的评价问题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关于贞观之治、贞观新政和《贞观政要》 第3课 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关于对武则天的评价问题 第4课 科举制焕发的活力 关于对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评价问题 三、第一单元重点(之二)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关于对“吐蕃”一词的不同看法问题 第6课 玄奘与鉴真 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第7课 雕版、火药、赵州桥 第8课 以李白、杜甫为例说唐诗成就, 了解乐舞、敦煌艺术 第9课 活动课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 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一、时段 二、主要特点 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 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民族关系得到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注入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中外交流空前发展。 科学技术处在世界文明的高峰。 三、第二单元重点(一) 第10课 了解宋辽夏并立关系 对澶渊之盟的不同评价 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11课 宋金对峙 对岳飞的不同评价 第12课 经济重心南移 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不同看法 第13课 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三、第二单元重点(二) 第14课 一代天骄、忽必烈改制 对元朝历史地位的不同评价 第15课 三大发明 第16课 史学与宋词 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不同评价 第17课 活动课 第三单元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 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时段 二、特点(一) 为什么以“繁盛”与“危机”来概括? 二、特点(之二) 社会经济全面高涨,各族经济、文化联系大大加强,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基础。 明朝中后期江南局部地区商品经济显示出新的征兆,传统的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工业文明出现了萌芽的趋向。 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钳制思想,镇压人民。 二、特点(之三) 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综合国力仍保持世界邻先地位。 国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近代化因素成长,阻碍了社会的变革。 传统的农耕文明无法与西方的工业文明相抗衡,从清朝中期开始,中国陷入深刻的危机。中国在曲折与复杂的条件下,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三、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第18课 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 关于明朝专制主义问题 第19课 感受明清时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关于“倭寇”的性质问题 关于郑成功的不同看法 三、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二) 第20课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关于对清朝民族政策的不同评价问题 第21课 从故宫、长城的实例中,感受大一统气派 关于长城的新提法 第22课 讲清《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和明清小说,了解中华民族成就 三、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三) 第23课 郑和下西洋 关于郑和下西洋 关于“闭关锁国”政策 第24课 通过对盛世与危机的比较,了解农耕文明的衰落,工业文明的发展 第25课 活动课 * 新世纪(版)历史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 960—1368年 1.宋、辽和西夏并立 2.南宋与金对峙 3.元朝大一统局面 包含三个阶段的历史 1368—1840年 明朝与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