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果给老外打工话
如果给老外打工话 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对北京一些外企的薪酬状况做了个简单的调查,结果发现,美国人付的工资最高,但也最不稳定,说裁人就裁人;法国企业付的工资最低,但最稳定,人可以干到老。 结合在这两个国家的生活经历,再加上对日本企业管理制度的思考,我感觉,在工作问题上,美国人重视人才,一旦看准就可以高薪聘用,不拘一格,但用起来就像榨甘蔗;法国人比较人道,员工一旦被雇用就可以赖在那里,但感觉有点像“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日本企业战后几十年来则以终身雇佣制著名,那是真正的“铁饭碗”。 榨甘蔗般的美式资本主义 5月份我去美国时,听纽约一家中型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讲了他身边的故事。他们事务所进了一个北京大学毕业、又在美国读了法学院的中国女孩,让她做律师的工作,对客户报价是每小时350美元,但给她的却只有每月2000美元的薪水!以中国的标准看2000美元似乎不少,但在曼哈顿,这点钱甚至租不到体面的房子,就别说其他开销了,她只能过比在北京的农民工稍好些的生活! 我在纽约时认识一位在摩根银行工作的女士,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她跟我说工作压力大,出差频繁,无法像其他人一样过正常的家庭生活,结果和丈夫日久生怨,最后离婚了。她说了让我至今铭记在心的话:“投资银行真不是人干的。” 在美国公司工作确实辛苦,尤其是在投行工作的人。我认识的人里有半夜三点起床工作的;有每天深夜打的回家的;有因为工作太晚只好在办公室打地铺,结果把一大早迷迷糊糊来上班的同事绊倒的;还有因为工作强度太大而晕倒在办公室,醒来后竟被老板盯问第二天还能不能上班的。 我刚回北京的两年,半夜三更时常被电话吵醒,那基本上是在美国投行工作的朋友打来的,根本不考虑时差,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知道我每天6点多起床后还故意夸张地问:“你睡这么早啊?” 不过,我后来体会到了他的辛苦。有天下午我为了出席纽约的投资会议发电邮给他,没想到他几分钟后就回电答复了,我还以为他人在欧洲出差,因为那是北京的下午两点左右,纽约??差12小时,应是当地的凌晨两点。后来他告诉我,因为管理一个新的对冲基金,半夜12点以后睡觉是常事,早上5点多就起床准备上班,天天如此。专业能力加上勤奋工作,使他旗下的基金多年来表现亮丽,也为公司带来高额利润。 有付出就有回报,这个朋友已经是董事总经理,在美国属于事业有成、待遇丰厚的阶层,开着名车,住着大房子,周围大片的草坪远过百米,出差坐飞机动辄就是头等舱,还可能只是为了看场美国橄榄球决赛而飞到几千公里外!在美式资本主义下,他属于自愿被压榨的。 不过,大部分人却没有这样的运气,为了将来,他们只好接受被压榨,尤其是刚进公司不久的年轻人。凤凰卫视的主持人曾子墨也曾经做过投行的工作。她在《墨迹》一书中说,这些人工作辛苦,有一个家伙工作很晚疲惫地回到家里,竟然在半夜12点被上司叫回了办公室,因为“别人还在工作!” 《墨迹》描述的另一个故事则反映了这个行业的阴暗面:作为年轻的分析师,她起草的文件中一个很简单的段落上,几天里竟被三个级别不同的上司来回改过三次,最后又改回她自己最初的说法,大量宝贵的时间和辛苦劳动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而那些上司们的工作,价值都在每小时几百甚至上千美元,他们为此向客户收取的费用更高。以名牌学校的背景,重复这样的低级工作,还是在令人羡慕的美国投资银行,真让人不可思议。 另外,员工一旦犯了错误而被解雇,企业领导马上就翻脸不认人,他可能只给你30分钟时间收拾东西,然后派来保安,把被解雇的人像押犯人一样押到楼外,所有的电脑资料立即被封存,来不及收拾的个人物品会邮寄到你家,而不会让你自己来取。那时候你才觉得,虽然全世界到处飞,还坐昂贵的商务舱,过着车接车送高人一等的生活,但自己真的不是企业的主人! 鸡肋般的法国工作机会 法国企业没有多少累得使人晕倒的工作,当然也没有多少令人旋晕的高工资,在那里每月挣2000欧元挺正常。工资虽不高,但福利不少,有休假还有医疗保险,有的保险还包括家人。这样的工作干一辈子也富裕不起来,但不干又不行,否则家里人生病怎么办?冲这一点也不能轻易换工作。 虽然食之无肉,但鸡肋般的法国工作机会还是有其优点的。我在法国时,朋友告诉我他在法国企业工作如何轻松,法国人用八小时干完的活他四小时就干完了。当时没有互联网,他就坐在办公室里明目张胆地看《史记》和《汉书》,反正法国人也看不懂。 法国人知道自己工作稀松,时间不需要那么长,于是,面对美国人周平均干过50小时的事实,法国人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反其道而行之,实行35小时工作制度,成了世界上工作时间最短的西方人。在国际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连习惯睡午觉的西班牙人都早起了,但法国人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