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吴郎《新》.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又呈吴郎《新》

再见 谢谢观看 * *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首联写出自己以前对这位扑枣邻妇的态度和理由,突出她的处境艰辛。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颔联告诉吴郞老妇人可能是实在穷的没办法,才去打枣。 宁有此:以反问的语气阐明老妇人打枣的原因-----迫不得已 。 恐惧:是对 老妇人心态的揣摩,体贴至深 。 “转须亲”,既是写自己,也暗示了吴郎对老妇人所应抱有的态度。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颈联以迂回的方式劝说吴郞。 (措辞委婉含蓄,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尾联由近及远,有老妇人联想到整个社会,揭示出她的贫困是由于“征求”,由于战乱。再次为老妇开脱,让吴郞为老妇提供方便。 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 下句说得更远、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 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很多,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 关爱弱者是这首诗的主旨。 全诗 体现了杜甫仁慈宽厚的情怀,心忧天下的胸襟。 全诗主旨: *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