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面现场品管岗位培训(10、棕榈油及简单检验)(2).pptVIP

制面现场品管岗位培训(10、棕榈油及简单检验)(2).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公司使用的棕榈油通常为33℃ 和44℃ 两种,33℃棕榈油适做统用油炸油,适用于各种档次、各个品种的方便面;另外,调理厂只可用33℃棕榈油。44℃棕榈油仅适用于低档次产品。如:六丁目系列、大众系列、干脆面等。 主要检测指标(33℃): 其他指标(33℃): 品质决定生存 专业决定高度 制面现场品管岗位培训 第十部分 棕榈油及简单检验 * 第十部分 棕榈油及简单检验 棕榈油 常用玻璃器皿 酸价检验 过氧化值检验 目 录 一、棕榈油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1年,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占了很大比重,约为9%。预计它在世界油脂市场的贸易总额还会进一步增加。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1870年,棕榈油传入马来西亚,当时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植物。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的商业种植。在六十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帮助减少对橡胶和咖啡的贸易依赖,开始大大提高棕榈油的产量。 * 棕榈油也被称为饱和油脂,因为它含有50%的饱和脂肪。油脂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三种成分混合构成的。   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种,能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油、猪油和牛油等 。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价格的游走而浮动,同时,榈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很大。 * 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它被当做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来使用。象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从棕榈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由于棕榈油具有的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此外,棕榈油还可以用来制造肥皂、菜油、以及其它许多种类的产品。 在我国,目前食用精炼棕榈油,产品规格方面,主要指标是溶点不超过24℃-33℃,用于食品(面包、饼干等)的煮炸方面,每年的需要量占进口量的绝大部分;工业使用的精炼棕榈油,要求溶点不低于44℃,主要用于制造肥皂、硬脂酸及甘油,每年的需要量基本是在十几万吨。 * 验收标准 项 目 ≤4.0 过氧化值,meq/kg ≤0.20 酸价,mgKOH/g 33~39 熔点,℃ * ≤1.0 10、不皂化物,% ≤0.05 9、杂质,% ≤0.05 8、水分及挥发物,% ≤Y30、R3.0 7、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 气味、口感良好 6、气味、滋味 50℃澄清透明 5、透明度 190~209 4、皂化价,mg KOH/g 44~60 3、碘价,g I/100g 1.449~1.455 2、折光指数(50℃) 0.893~0.905 1、比重(50℃/25℃水) 验收标准 项 目 * 滴定管 * 二、常用玻璃器皿 微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活塞 滴定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使用之前要先洗涤、涂油、检漏 滴定管的装液:首先将试剂瓶中的操作液摇匀,使凝结在瓶内壁的液珠混入溶液。操作溶液应小心地直接倒入滴定管中,不得用其他容器(如烧杯、漏斗等)转移溶液。其次,应先用操作液洗滴定管数次,以除去滴定管内残留的水分,确保操作液的浓度不变。每次要用约10ml操作洗滴定管,注意洗遍全管,并使溶液与管壁接触1-2分钟,每次都要冲洗滴定管出口管尖,并尽量放尽残留溶液。倒入操作液时,关闭活塞,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与中指持滴定管上端无刻度处,稍微倾斜,右手拿住细口瓶往滴定管中倒入操作液,让溶液沿滴定管内壁缓缓流下。 * 排气泡 酸式:倒入操作液到0刻度以上,右手拿滴定管上端无刻度处,滴定管倾斜约30度,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冲出,如果还有气泡可重复操作几次,如果仍不能充满,可能是出口管部分没有洗干净,必须重洗。 碱式:装满操作液垂直夹在滴定管架上,左手拇指和食指放在稍高于玻璃珠所在的部位,并使橡皮管向上弯曲,出口管斜向上,往一旁轻轻挤捏橡皮管,使溶液从管口喷出,再一边捏橡皮管,一边将其放直,这样可排除出口管的气泡,并使溶液充满出口管。注意,应在橡皮管放直后,再松开拇指和食指,否则出口管仍会有气泡。 * 量筒 * 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项 不应加热; 不能在其中配溶液; 不能在烘箱中烘,不能盛热液体,操作时要沿壁加入或倒出溶液。 * 吸管 * 吸管正确使用 移取溶液前,先吹尽管尖残留的水,再用滤纸将尖内外的水擦去,然后用欲移取的溶液涮3次,以确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