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遗传病的预防和优生.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传病的预防和优生 刘 合 焜 遗传病预防的意义 遗传病普查和登记 遗传咨询 遗传筛查 遗传病预防的意义 “预防为主”的方针 预防遗传病的重要性 遗传病发病早 困扰终生 难于治疗 遗传医学的发展 遗传病普查 目的:明确某地区危害严重的遗传病病种、危害程度及患者数量。 要求: 选点要有代表性,应包括城市、农村、山区等不同特点的人群,包括人口的1%-1‰。 要有专业性队伍 建立三级普查组织系统。 普查方法要标准化 遗传病普查和登记 遗传病登记 个人病史 发育史 婚姻和生育史 亲属病情 系谱绘制 风险个体 资料的统计整理 遗传咨询 遗传筛查 目的:发现群体中染色体异常或携带有致病基因的个体。 策略: 携带者筛查 出生前筛查 新生儿筛查 遗传携带者:指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基因或异常染色体的个体。 遗传携带者种类: (1)隐性致病基因杂合体 (2)现行遗传病未外显个体 (3)表型正常的迟发外显者 (4)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 携带者筛查(2) 携带者筛查的意义 检出隐性基因携带者,进行婚育指导: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低,但杂合子比例却相当高。 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生出死胎或染色体异常患儿的比例较高 检出显性遗传病携带者,可预先控制发病的诱因与环节,防止或阻止病情进展 新生儿筛查:对 生出的遗传性代谢病患儿的筛查,筛查后即可进行症状前诊断(presympton diagnosis),及时开始有效治疗,防止该病病损的出现。 苯丙酮尿症(phenyketonuria, PKU)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 发病率:1/16500 筛查方法:枯草杆菌抑制法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发病率:1/4000 筛查方法:ELISA法 优生学(eugenics) 优生学:应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学科。 优生学的发展 正优生学与负优生学 正优生学:研究如何维持和促进人群中 有利(优良)基因频率的增长 负优生学:研究如何减少群体中有害的基因频率,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即遗传病的预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学遗传学研究室 遗传病的预防 遗传病普查和登记 携带者筛查(1) 新生儿筛查 正优生学的实践和手段 ⑴选择生育 鼓励身体和智力优秀(教育程度高)的个体生育更多的后代。有些国家已有优生法加以规定。但且不论是否合乎社会公正的权利,仅优秀标准就不容易确定。 ⑵人工受精 优秀人物的冷冻精子 智力优秀≠行为性状和品德优秀 遗传学家不应忘记人是“社会的人” 至少须是健康长寿和充满活力 把情爱和生殖分开,完全采用人工受精,这在实践上和伦理上也是难以接受。 ⑶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即“试管婴儿”,取出成熟的卵细胞后在体外受精,卵裂4-8细胞时植回子宫。 ⑷生殖细胞基因治疗 动物可行,人类难以实施 ⑸细胞核的移植 克隆 有关人的克隆问题 有性繁殖: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 无性繁殖(Clone, 克隆): 细菌、一根葡萄枝、仙人掌、草莓……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Clone”起源于希腊文 “Klone”(“嫩枝”或“插条”繁 殖)。现将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公元前5000年,人类祖先发现最茁壮的植株种子培植出的谷物更优良,这是人类开始按照人的意图控制生命的开端 1932年,英国作家赫胥黎在小说《美丽新世界》中预言,人类科技发展到足以复制自身之时,便是世界陷入混乱之日。 1938年,汉斯.斯皮曼建议用成年的细胞核植入卵子的办法,进行哺乳动物克隆。 195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玛斯.金用一只蝌蚪的细胞制造了与原版一样的复制品,引发了关于克隆的第一场辩论. 1970年,克隆青蛙实验取得突破,青蛙卵发育成为了蝌蚪,但是在开始进食后死亡。 1972年,科学家将某种特定基因分离出来,使它与某种有机体结合,产生理想的基因复制品。 人类克隆研究历史 1978年,英国医生尝试用丈夫的精子在一个试管内使卵子受精,然后将胚胎植入健康母亲的子宫内。 1981年,科学家进行克隆鼠实验,用鼠胚胎细胞培育出了发育正常的鼠。 1984年,斯蒂恩.威拉德森用胚胎细胞克隆出一头羊,这是第一例得到证实的克隆哺乳动物。 1987年,美国里根政府将有关微生物专利注册的规定,延伸到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注册专利的规定。 1995年7月,苏格兰科学家成功地用一只母羊的胚胎细胞克隆了2头绵羊。 1996年,世界第一例从成年动物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生,但这个秘密直到1997年2月才向世人公布。 1997年,美国克林顿总统决定5年之内禁止用联邦基金资助克隆人的计划。 1998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用成年细胞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