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WB4与ReB2、PtN2、OsB2成键不同 态密度 电荷密度 (2) W-B成离子键,无杂化共价成键 (1) B-B三维共价成键 总 结 理论设计和实验合成相结合 硼、碳、氮、氧轻元素及化合物寻找新型超硬材料的潜力最大 过渡族金属—轻元素化合物中寻找多轻元素非金属化合物。 Acknowledgements Prof. Artem R. Oganov, ETH Zurich, Switzerland Prof. Mao H-K PhD students: Wang Mei, Li Quan, Wang Hui, Wang Yanchao, Li Yinwei Prof. Cui Tian and Prof. G. T. Zou 谢 谢! * * * 新型超硬材料的结构设计 马 琰 铭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个人主页:/YanmingMa/mym.htm 金刚石 —上帝赐给人类的珍贵礼物 优点:硬度最大,经硼掺杂后转变为超导体,金刚石已成为一个集热学、电学和光学特性于一身的多功能材料。 缺点:热稳定性较低,温度超过750℃时,金刚石将转化为硬度极低的石墨;化学惰性较差,金刚石易于和铁反应。 存在方式:天然和人造 1.具有优良的化学惰性以及优异的热稳定性,硬度相对较小(维氏硬度66 GPa). 2.存在方式:主要薄膜,单晶合成困难 立方氮化硼 新型超硬材料 硼、碳、氮、氧轻元素及化合物 特点:可形成sp、sp2、sp3杂化轨道,其同素异构体和化合物种类繁多,成键类型复杂。易形成高键密度或电子密度、短键长和小离子性化合物。 合成困难:高温高压 (形成 sp3键) 轻元素新型超硬材料的重要实验进展 B-C-N三元系 (i) 立方相BC2N (62-76GPa) (ii) 立方相BC4N (68-83GPa) (iii) 正交相B2CN Zhao, J. Mat. Res. 17, 3139 (2002); Solozhenko, Appl. Phys. Lett. 78, 1385 (2001); S. Nakano, Chem. Matter 6, 2246 (1994); Knittle, Phys. Rev. B 51, 12149 (1995). He, Chem. Phys. Lett. 340, 431 (2001). C-N、B-C和B-O二元系 β-C3N4 (Liu and Cohen, Science 245, 841 (1989)) B6O (45 GPa) (iii) 类金刚石B2O (40 GPa) 立方相BC5 (71GPa) Rizzo, J. Electrochem. Soc. 109, 1079 (1962); D. He, Appl. Phys. Lett. 81, 643 (2002); Endo, J. Mat. Sci. Lett. 6, 683 (1987); Solozhenko, Phys. Rev. Lett. 102, 015506 (2009). 过渡族金属—轻元素化合物 d电子参与成键,键强提高,键的方向性增强 过渡族金属具有高的价电子密度 轻元素B、C、N,O等则可以形成很强的共价键 实验合成进展 OsB2[1]、ReB2[2]、PtN2 [3]、OsN2 [4]、IrN2 [3]、WB4 [5] [1] Tolbert, J. Am. Chem. Soc. 127, 7264 (2005). [2] Chung, Science 316, 436 (2007); Dubrovinskaia, Science 318, 1550c (2007); Qin, Adv. Mat. 20, 4780 (2008). [3] Gregoryanz, Nat. Mat. 3, 294 (2004); Crowhurst, Science 311, 1275 (2006). [4] Young, Phys. Rev. Lett. 96, 155501 (2006). [5] Gu, Adv. Mat. 20, 3620 (2008). 硬度在20-30 GPa之间, WB4 40 GPa? 新型超硬材料理论设计的必要性? 实验合成无法摆脱“炒菜式”的探索模式 理论结构设计---确定新型超硬材料的合成温度和压力相图,对实验进行有效的指导便有可能突破新型超硬实验合成的技术瓶颈。 早期行之有效的理论设计 通过替代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