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遥感物理讲座-绪 论.pptVIP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遥感物理讲座-绪 论.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遥感物理讲座-绪 论

《遥感物理》课程讲座-1 ----绪 论 田 庆 久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2005年3月1日 * * 第一章 绪论(遥感与遥感物理) 第二章 电磁波(辐射)理论 第三章 物质的光谱与结构 第四章 地物反射辐射 第五章 地物热辐射 第六章 微波辐射与雷达 第七章 地球大气对电磁辐射传输效应影响 第八章 遥感成像机理 第九章 遥感信息定量化 第十章 遥感辐射传输及模型发展 《遥 感 物 理》 一、《遥感物理基础》 吕斯骅 编著,商务印书馆,1981年 二、《宇航遥感物理》 孙星和 编著,地震出版社,1990年 三、《遥感物理》 李绍新编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年 四、《遥感的物理学与技术概论》 C.Elachi 著,王松皋等人译,气象出版社,1995年 五、《遥感导论》 梅安新等人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六、《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赵英时 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 《遥 感 物 理》参考教材 --- 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遥感概念 遥感系统 遥感过程 遥感技术类型 遥感发展历程 遥感物理 目 录 一、遥 感 --通过遥感器“遥远”地采集目标对象的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获取有关地物目标、或地区、或现象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 以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探测、分析和研究地球资源与环境,揭示地球表面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技术。 --利用航天/空(包括近地面)遥感平台上的遥感仪器,获取地球表层(包括陆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特征的反(发)射电磁辐射能的数据,通过处理和分析,定性、定量地研究地球表层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地学过程,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应用领域服务。 二、遥感系统 (1)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 (2)信息的获取 (3)信息的接收 (4)信息的处理 (5)信息的应用 (1)能源。电磁波(紫外-可见光-短波红外-热红外-微波) (2)在大气中传播。吸收和散射,使能量衰减(大气分子:CO2、O3、 H2O、N2、CO;气溶胶:水汽、烟、尘埃等)。 (3)到达地表的能量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地物选择性地反射、发射、 散射、投射、折射等,对不同波长产生不同的波谱响应。 (4)再次的大气传播。包含着不同地表特征波谱响应的能量再衰减。 (5)不同的遥感器获取数据。 (6)图像数据产品。 (7)数据处理、分析与解译。(数据-专题信息) (8)信息产品。包括图形、图像、专题图、表格、地学参数、数据库文 件等。 (9)多目标用户。如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农业估产、生态保护等等。 三、遥感过程(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应用) 遥感信息过程示意图 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应用 四、 遥感技术类型(学科划分) 光学遥感 多光谱遥感 (TM) 高光谱遥感 (MODIS数据等) 多角度遥感(POLDER) 热红外遥感(TIMS) 激光遥感(LIDAR)) 荧光遥感 (FLI) 偏振遥感 微波(雷达)遥感 微波辐射计 微波散射计 微波高度计 真实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雷达 航天(卫星)遥感 航空遥感 地面遥感 图 遥感器的分类 最早使用“遥感”一词的是美国海军研究局的艾弗林·普鲁伊持( E,L Pruitt,1960)。1961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和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 Research Council)的资助下.于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威罗·兰(W, Run)实验室召开了“环境遥感国际讨论会”,此后,在世界范围内,遥感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获得迅速的发展。 (1)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年) 望远镜 (2)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年) 远距离摄影 (3)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年) 气球、飞机 (4)航天遥感阶段(1957--年) 平台:卫星(小卫星);信息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