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007214 魏彤 开题报告.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42007214 魏彤 开题报告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苍耳草倍半萜内酯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学 生 姓 名: 魏彤 学 号: 642007214 指 导 教 师: 李伟东 所 在 学 院: 药学院 专 业 名 称: 药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魏彤 学号 642007214 专业/年级/班级 07药学2班 指导教师姓名 李伟东 职称 教授 所在单位或部门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课题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课题类型 徐州市社会发展项目(xj08063) 课题名称 苍耳草倍半萜内酯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苍耳草源于菊科苍耳属(Xanthium L.)植物苍耳的干燥茎叶,苍耳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为常用中药材(俗称苍耳子),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用于治疗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等。苍耳草、苍耳根以及苍耳茎中的昆虫(苍耳蠹虫)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同部位所含成分及药效不同。现代临床应用多取其疏风通窍之功,复方或单用治疗过敏性及急慢性鼻炎,常与辛夷、白芷等配伍。 目前关于苍耳属植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它的药理和药效的研究,本文从它的化学成分之一的倍半萜内酯着手,研究其化学成分。 内容:苍耳草滤渣用95%乙醇渗漉浓缩后得浸膏,加入40%乙醇回流溶解,再用石油醚萃取,合并浓缩,80%乙醇反萃2次,合并减压回收,再用乙酸乙酯萃取至颜色变淡,减压浓缩得苍耳草总倍半萜内酯。 取苍耳草浸膏通过硅胶湿柱层析,洗脱剂为不同比例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每250ML收集一瓶,回流浓缩,通过硅胶TLC检测,合并相同的组分,然后采用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进一步分离合并的相似组分,得到的化合物通过红外、紫外、氢谱、碳谱进行结构鉴定并查找文献核对数据确认化合物。 文献综述 苍耳为菊科(Compositae)苍耳属(Xanthium L.)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为常用药材(俗称苍耳子)。具有抗微生物作用,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免疫功能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具有抗氧化、消炎与镇痛作用。用于治疗风寒头疼、鼻渊流涕、风疹瘙痒等。我国苍耳属植物有3种及1变种,分布广泛。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了苍耳子(Xanthiumsib icumPatr.exWidder)为药用正品,在《中华本草》中也收录了东北苍耳子(亦称蒙古苍耳)(Xanthiummon golicumKitag)入药【1】。苍耳子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挥发油、倍半萜内酯、糖苷(甙)类以及脂肪油成分等。有关苍耳子的研究,国内主要以中医临床应用及药效为主,国外则更侧重于化学物质的分离提纯及单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及毒性的研究。【2】 1 植物资源 菊科(Compositae)苍耳属(Xanthium L.)植物,全世界约有25种,主要分布于美洲的北部和中部、欧洲、亚洲及非洲北部,我国有3种及1个变种。 1.1苍耳Xanthium sibiricum(X.strumarium)一年生草本,高30~60cm,叶互生,叶片宽三角形,叶基部与叶柄连接处成相等的楔形。头状花序近于无柄,聚生;花单性同株;瘦果倒卵形,包藏在有刺的总苞内。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 1.2蒙古苍耳X.mongolium本种与苍耳的形态区别主要是:成熟的具瘦果的总苞椭圆形,连喙长18-20mm(苍耳为12-15mm),宽8-10mm(苍耳为4-7mm),外面具较疏的总苞刺,刺长2-5.5mm,通常5mm(苍耳为1-1.5mm),基部增粗(苍耳基部不增粗)。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及河北(易县)。 1.3偏基苍耳X.inaequilatium本种与前两种区别明显。叶长三角形,叶基部与叶柄连接处成不相等的楔形,成熟的具瘦果的总苞极小。产于广东、福建和台湾。【3】 2 化学成分 2 1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倍半萜内酯是菊科植物的特征性成分,常含有α,β不饱和γ内酯结构,研究表明它是其生物活性的一个主要功能团 。苍耳子中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主要是愈创木烷型和裂愈创木烷型。其中xanthatin(苍耳亭,苍耳素)是活性研究比较多的一个化合物 。Xanthatin具显著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群特性,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也具有细胞毒活性。另外还有黄质宁(xanthinin,即隐苍耳内酯)、苍耳明(xanthumin,即苍耳内酯)、苍耳醇(xanthanol)及它们的衍生物等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4】 文献综述 苍耳属中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