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流地理经济概述
(二)物流的初步发展阶段 (1955-1965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国民经济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增长。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社会商品流通也不断扩大,因此,我国物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物资、商业、供销、粮食、外贸等流通部门,相继建立了储运公司、仓储公司、中转站等商物分离型、专业性的物流企业,以及储运部、运输队、材料厂、仓库等附属于专业公司、批发站的商物合一型、兼营性的物流企业。就其业务活动范围来说,这些物流企业担负着国家的大多数物流业务,是我国物流业的主流。在这期间,国家对物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流这一行业比较重视,我国专业性的物流企业得到了加强和发展,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引起各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所以,这一阶段被称为我国物流业的初步发展阶段。 (三)物流的停滞阶段 (1966-1977年) 这个阶段,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不被重视,经济发展遭到破坏,国家建设停滞不前,有时甚至倒退。在这种形势下,物流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根本谈不上什么发展,仅仅是维持现状或陷于停滞状态,原有的一些设施甚至还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四)物流的较快发展阶段 (1978-1990年) 由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流通体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自售、零售自采的发展模式很快,原来的批发企业的作用下降,物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的发展较快,新建了大量的铁路、公路、港口、码头、仓库等,形成了区域型的储运、直达运输的格局。开始建立自动化仓库,国务院主管部门组织物流配送中心的试点,引导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和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物流的发展。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五)物流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1至今) 在这一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下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企业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国外物流企业抢滩中国市场,让人感受到物流现实的和潜在的经济效益。零售企业、连锁商业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以后,国内经济同世界经济迅速接轨,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物流系统的建设加快,向标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引进一批国外先进技术,各种物流机械新产品不断涌现。与此同时,随着一批三资储运物流企业产生和发展,一些生产、零售商退出物流领域转向市场寻求合格的物流代理商,我国物流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二、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物流的发展特点 进入新世纪,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物流发展对于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和军事实力增强的影响,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从而使现代物流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特点。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1.信息化 物流的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代码化和数据库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和物流业务数据的共享化等。物流不再仅仅传输产品,同时也在传输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再传播出去的信息使物流的功能更强大,并形成一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5.公司案例调查法 根据一些擅长于企业定性研究的物流经济地理工作者的经验,一般可选择所研究区域或所研究部门中的大型企业进行访问研究,因为这些大型企业在有关区域或部门中均占重要地位,且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专门化的生产领域、不同的组织联系网络。一般来说,对企业区位变化趋势的研究,可选择大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和设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如要了解企业与供应商的联系网络,可访问采购和原材料管理部门负责人或分管副总经理;市场营销状况可访问市场发展部;劳动力供应状况可访问人事部。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6.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从历史和现实、时间和空间、自然和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运用的角度去分析有关物流经济地理现象的形成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三、 物流经济地理的基本任务 1. 专业文化素质的教育任务 2. 物流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 3. 物流经济地理教学的实践 第二节 物流布局的格局、因素、原则与方法 一、我国的物流布局概况 (一)我国物流业格局的形成 我国物流业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国在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 (1)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 (2) 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 (3) 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如图 1 -1所示;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草牧场转让合同5篇.docx VIP
- (四级)保育师理论学习考试题库(浓缩300题).docx VIP
- 2025四级保育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400题).docx VIP
- 实施指南《GB_T10068-2020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实施指南.docx VIP
- 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课件.pptx VIP
-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原始社会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共29张PPT).pptx VIP
- 铝方通吊顶施工技术交底.pptx VIP
- DB23T1501-2013 水利堤(岸)坡防护工程格宾与雷诺护垫施工技术规范.pdf VIP
- 华为极简站点解决方案opm200.pdf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下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