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历代和东坡词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国历代和东坡词论

韩国历代和东坡词论   内容提要 韩国历代文人有11人次共22首步和苏轼的词作,包括依韵和次韵两种类型。除了苏轼的名篇倍受关注之外,其他作品也受到关注,呈现出不同于中国本土的取舍标准。由于韩国文人难以掌握词律,所以不少和东坡词只是参照原作格律进行创作,与原作内容关系不大,但在遣词造句时仍能发现受到东坡词的影响,也在创作技法上对苏轼词加以效仿。韩国文人还在聚会酬唱中共同步和东坡词,一方面有助于相互切磋,提高填词能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词在韩国的发展 关键词 苏轼 东坡词 韩国词 步和 中韩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11-0063-08 由于共同使用汉字作为通行的书面表达语言,古代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诸多国家有着颇为相近的文化认同,从而共同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汉字文化圈”。中国本土作家的作品在这个“汉字文化圈”中的传播与接受,往往能够突破地域、国家或民族的界限,呈现出异常丰富多彩的情形。宋代文学家苏轼,不仅在中国本土声誉卓著,在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也影响深远。韩国岭南大学的洪?r钦教授曾有《“拟把汉江当赤壁”――韩国苏轼研究述略》一文,①对苏轼作品在韩国的传播和影响有过极为详赡和精彩的讨论。不过该文主要关注苏轼的诗文作品,对其词作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不免有遗珠之憾 实际上苏轼词的价值绝不逊色于其诗文,清代词论家陈廷焯甚至强调说:“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诗文之右。盖仿九品论字之例,东坡诗文纵列上品,亦不过为上之中下,若词则几为上之上矣。”②正因如此,中国历代词人对东坡词口追心摹,从北宋中后期至清代康熙年间,约有五百余首次韵东坡的词作传世。③在韩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据初步统计,有11人次共22首步和东坡词的作品。④数量看似不多,但若考虑到现存韩国历代词的总数仅为一千二百余首,那么这一数量所占的比重还是相当惊人的。通过考察这些词作的创作过程,既可以了解东坡词在韩国的传播情况,也便于考察韩国历代文人对东坡词的接受状况 一 为了表示对某位作家或某篇作品的欣赏,古人时常在诗词创作中采取追和前人的方式。但由于受到原作韵脚的限制,往往会给和韵者带来不少的困难。高丽中期的汉文诗人李仁老(1152-1220)曾说:“诗之巧拙,不在于迟速先后。然唱者在前,和之者常在于后。唱者优游闲暇而无所迫,和之者未免牵强堕险。是以继人之韵,虽名才,往往有所不及,理固然矣。”[高丽]李仁老:《破闲集》卷上,[韩]李钟殷、郑珉编:《韩国历代诗话类编》,首尔:亚细亚文化社,1988年,第391页。足见韩国文人对此也深有体会。与和韵诗相较,和韵词的创作难度更大。宋代张炎强调说:“词不宜强和人韵,若倡者之曲韵宽平,庶可赓歌;倘韵险又为人先,则必牵强赓和,句意安能融贯,徒费苦思,未见有全章妥溜者。”[宋]张炎:《词源》卷下,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1册,第265页。这主要是由于词律的要求较之诗律更为繁复苛刻,因而会给和韵者带来更大的挑战 依照所设条件的不同,和韵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依韵、次韵和用韵三类:所谓“依韵”,指的是使用与原作所押韵脚属于同一韵部中的韵字来进行创作,除此以外,对所用韵字并没有特别的要求;所谓“次韵”,指的是完全沿用原作所使用过的韵字,而且先后的顺序也必须与原作保持一致;所谓“用韵”,指的是使用原作所用的韵字来进行创作,但其先后顺序可以依据实际的需要加以变化。[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按和韵诗有三体:一曰依韵,谓同在一韵中而不必用其字也。二曰次韵,谓和其原韵而先后次第皆因之也。三曰用韵,谓用其韵而先后不必次也。”(罗根泽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09页。)按:徐氏所论虽为和韵诗,但也适用于和韵词。另:[明]胡震亨《唐音癸?R》卷3云:“和诗用来诗之韵曰用韵,依来诗之韵尽押之不必以次曰依韵,并依其先后而次之曰次韵。”(周本淳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5页。)所论与徐氏不尽相同。因不影响本文论说,此处姑以徐氏之说为准。根据这些不同的规定来衡量,韩国历代出现过的诸多和东坡词只有依韵和次韵两种情况 早在高丽时期,苏轼的文集就已传入韩国,并对当时的诗文创作带来深远的影响。徐居正(1420-1488)《东人诗话》云:“高丽文士,专尚东坡。”⑥[李朝]徐居正:《东人诗话》卷上,[韩]李钟殷、郑珉编:《韩国历代诗话类编》,第364、383页。事实上,不仅在诗文领域多仿效苏轼,在填词方面也多依照东坡词作。韩国文人最初步和东坡词的作品多为依韵之作。现存最早的一篇和东坡词出自高丽中期李齐贤(1288-1367)之手,其《浣溪沙 旅枕生寒夜惨凄,半庭明月露凄迷,疲僮梦语马频嘶。人世几时能少壮,宦游何处计东西?起来聊欲舞荒鸡。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