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楚辞及屈原文化地位变迁原因的探寻
对楚辞及屈原文化地位变迁原因的探寻
刘丹妮:对楚辞及屈原文化地位变迁原因的探寻
对楚辞及屈原文化地位
变迁原因的探寻又LJ口了
刘丹妮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5)
摘要:楚辞作为一种文体在汉代经历了由中心到边缘的过程;而楚辞的创始人屈原却逐渐由籍籍
无名的文人解读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实现了由边缘向中心的转化.实现这一转化的原因可以从不断被边
缘化的楚文化,无法还原的楚辞阐释,文化想象中的屈原等方面去寻找.
关键词:楚辞;屈原;边缘;中心;文化想象
中图分类法:1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87(2004)02—0038—03
屈原及楚辞在文学史上本身涵盖了边缘与中心
两种特质.楚辞作为一种文体在经历了汉代短暂的辉煌
后就几乎失去了生命力,再也无法与诗歌相抗衡,它逐渐在
文化的长河中被边缘化,延续《诗经》血脉的诗歌成为文学
正宗;但楚辞的领军人物——屈原,却从《史记》之后就在文
学史的层累过程中,由一个历史记载语焉不详的落魄文
人演进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领袖.笼罩在楚辞身上的这
种既中心又边缘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一
,不断被边缘化的楚文化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所述:若乃山林皋
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监
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楚文化对楚辞的兴衰具有决
定性意义,要考察楚辞必须要对特立独行的楚文化有宏观认
识.楚辞被边缘化的历程就伴随着楚文化被边缘
化的历程.
1.强悍桀骜的民族心理
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独特的一支.《左传》有言:茫茫禹
迹,画为九州.其中荆地就是九州之一.中原各族融合为
华夏族并建立一统中原的各王朝后,视周边各族为东夷,西
戎,北狄,南蛮之邦,长江中游和江汉地区一带先民,当然被
视为蛮夷,楚蛮,南夷,故楚地之先民,实属南蛮集团,是和炎
黄集团,东夷集团同时发展起来的.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华
夏集团,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南蛮文化偏安南部一隅,成为
在商王室统治之下的一个诸侯国.在《诗经?商颂?殷武》中
就有这样的记载:维女荆楚,居围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
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日商是常.可见,在商王室的
治下,楚地受到了严厉的压制和残酷的剥削.但是这个时候,
性格强悍的楚民族也不是甘心受人钳制的,在《诗经?商颂》
中同样记载了商王室与楚民族之间发生的一次激战:挞彼
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哀荆之旅.
纵观楚国历史,不论是早期的包茅不贡还是后来楚
庄王的问鼎中原,楚人都是桀骜不驯.儒家文化中强调的
秩序感以及诗教传统在楚文化中并未占据主导位置,
《楚辞》里所看到的丰沛的怨愤情绪和张扬的自由精神,就
是楚人民族心理的最好展示.
2,自尊自信的文化心态
建国300多年之后,楚国才开始成为汉水流域具有绝对
权威的大国,这时楚国人压抑已久的文化自尊心就开始极度
膨胀起来.首先开始了文化信仰的重建,借此作为向中原文
化索取与楚国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相称的政治地位的先决
条件.楚武王在向周王室索取封号不得的情况下,毫不掩饰
自己的野心: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
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宣称楚人的祖先鬻熊是周文王之师,这体现了楚人对自己文
化的绝对自信甚至自大的心态.司马迁《史记?楚世家》中记
载: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日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
(早)卒.
为了强化楚人的文化自信,在战国时期出现了《鬻子》
一
书.《鬻子》一书体现了战国时期朴素的民本思想.它认
为:天下治在于用贤,在选用官吏的时候需要察吏于
民,并且认为君王之道在和与道.尽管楚君一再宣称
我蛮夷也,但在其潜意识中却存在着一个楚文化为周文
化之师的信仰性幻影.…这样长江文明的代表——楚文化
就在与黄河文明的抗衡与融合的过程中拥有了文化支撑.楚
收稿日期:2003—11—25
作者简介:刘丹妮(1979一),女,湖北丹江口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
38?
晋阳学刊2004年第2期?文化与文化史研究?
文化中把鬻熊作为周文王的教导者,这与儒家所倡导正统
君臣伦理观有很大的冲突.当儒学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
态的时候,楚地这种重民轻君的朴素民本主义不可能有
长久生命力,何况它的现本身就代表着对主流文化的反
叛,更不可能得到后世统治者支持.
3.原始神秘的巫觋之风
巫觋之风以楚为盛,楚人的巫文化可上溯到远古时代的
火神祝融.楚文化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和浪漫主义色彩,
崇尚自由,富于激情,信鬼好祠,重神厚巫.直到战国时期,这
种巫觋之风都仍然盛行于楚地.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可
知:直至战国,楚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重淫辞.在《汉
书?郊祀志》中还记载有:楚怀王曾隆祭祀,事鬼神,并且乞
鬼神以退秦师.民间的巫风更盛.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