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优高考网]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名师导学复习课件:4.3 古诗词整体阅读与比较鉴赏.pptVIP

[来源:学优高考网]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名师导学复习课件:4.3 古诗词整体阅读与比较鉴赏.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两首词都刻画了鸿雁这一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其形象特点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词中都用到了“冷”字,请任选其中一个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1)苏词中,“孤鸿”只身单影,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只能躲进冰冷沙洲;蒋词中一雁独飞,心中有语却无处诉说。两首词都表现了鸿雁处境的困苦和不被人理解的孤独。苏词中的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在表现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之余,更见其不同流俗、清高自守的品格;蒋词中,鸿雁在“啄尽枝头数点霜”聊以解渴之后,“还向空中举”,表现其在困境中奋起的昂扬斗志和顽强品格。 (2)示例一:“寂寞沙洲冷”中的“冷”,既指在夜深人静、月挂疏桐之时,沙洲冰冷,也指被迫躲进沙洲的孤鸿内心的寂寞凄凉,一语双关,自然地流露出诗人被贬后幽愤寂苦的心情。 示例二:蒋词中的“冷”,斜日荒山,云黑天暮,残败芦苇,环境凄凉清冷,烘托了“一雁”独飞空中的寂寞凄苦,表现诗人因刚正而遭排挤的危苦境况和孤寂愁苦的心情。 2.阅读下面元人王恽的曲、诗,完成题目。 平湖乐 秋风湖上水增波,水底云阴过。憔悴湘累莫轻和,且高歌,凌波幽梦谁惊破!佳人望断,碧云暮合,道别后意如何。 屈原对渔父 国既无人不我知,秋风泽畔一湘累。 君臣大义明如镜,抵用①渔翁辩啜醨②。 【注】①抵用:何用。②醨:味不浓烈的酒。 (1)王恽曲、诗中的“湘累”均指_______________。 (2)指出《平湖乐》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联系《屈原对渔父》,简析《平湖乐》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1)“湘累”指赴湘而死的屈原 (2)《平湖乐》主要运用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艺术手法,借“佳人望断”的形象,喻君臣远隔而知遇难得的痛苦。《平湖乐》用“莫轻和,且高歌”,表现了作者对屈原一腔忠愤不被理解的深切同情,《屈原对渔父》也印证了“君臣大义”的不被理解。《平湖乐》还以“幽梦惊破”等语,寄寓自己希望君臣相得的情感。 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题目。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尤袤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1)这两首诗前两句都写______________,后两句都写观画感受。(不超过6个字) (2)有人说,第一首是诗人一般性的审美活动,第二首还深入到人生的理想追求。请就此对两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1)画中景物 (2)第一首写诗人赏玩画中江天村树烟景时,生出置身潇湘的幻觉,借此称赞画作生动逼真。第二首写诗人看到画中淡茫山水时,竟愿披蓑戴笠,以船为家,在赞赏画作的同时,表达了泛舟江湖,远离尘俗的理想。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寄鉴上人 左偃 一从携手阻戈铤①,屈指如今已十年。 长记二林②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 冬夜听雨戏作③ 陆游 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 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注】①戈铤:指战争。②二林:庐山东林寺、西林寺。③此诗为诗人54岁时告别军旅回故乡所写。 (1)两首诗分别“记”“忆”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在写“听雨”内容时,运用的手法有何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1)左诗“记”当年与朋友竹斋同宿听雨忘眠的情景。陆诗“忆”当年在锦官城军旅之中的豪放生活。 (2)同:都用了虚写(想象)的手法。异:左诗纯虚写回忆中听雨的清幽、温馨;陆诗由眼前听雨写起,先实后虚,兼用比喻和夸张。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游岳麓寺① 李东阳②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暮游岳麓寺 齐己③ 寺楼高出碧崖棱,城里谁知在上层? 初雪洒来乔木暝,远禽飞过大江澄。 闲消不睡怜长夜,静照无言谢一灯。 回首何边是空地,四村桑麦遍丘陵。 【注】①岳麓寺: 又称“麓山寺”, 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上。②李东阳: 明朝长沙府茶陵州人。诗人、政治家。③齐己:俗名胡得生,唐末著名诗僧,湖南益阳人。 以上两首诗都描写了岳麓寺之“高峻”,在写作技巧上有何相似处?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