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人教版历史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材梳理】
知识点一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兴起:
(1)生活的地点:蒙古草原。
(2)生活方式:游牧生活。
(3)骚扰内地:秦末,进扰内地。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长城。
2、冒顿统一草原:
(1)时间:秦汉之际。
(2)人物:冒顿单于。
3、匈奴的经济:统一使匈奴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也有很大的进步,从汉族那里学会了农耕,匈奴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知识点二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1、汉初的和亲政策:
(1) 实行原因:西汉初年,经过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谷物奇缺,物价昂贵,再加上诸侯王割地称雄,没有力量抵御匈奴的进攻。
(2)含义:汉朝时,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并每年送给匈奴大量宝物和纺织品,以求得暂时的和平的政策。
(3)效果:西汉所采取的这种和亲政策是建立在国力薄弱的基础上,匈奴视此为汉朝较软弱的表现,仍然年年挥师南下进行抢掠,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甚至一度深入到长安附近。所以和亲政策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2、西汉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条件:西汉王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后,出现了文景之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战争的物质条件。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
军事上:大规模武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统一。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0余年间,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相处,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苦,促进了汉与匈奴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
【教材拓展】
拓展点一 匈奴的兴起
匈奴是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商代时称鬼方,西周时称狁(xiàn yùn),战国时称匈奴(或胡)。长期以来,他们活动于南达阴山,北至贝加尔湖之间,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迁徙不定。匈奴人的习俗和中原地区不同,从小孩开始就骑羊,射鸟、鼠,成人后以骑射为长技。父亲死了,异母子可以娶其母,兄死,弟弟可以娶其妻。以畜肉为食,以畜皮为衣。春秋时期,匈奴开始使用铜器,到战国中期,匈奴逐步强盛起来,并不断向南扩张。当时的秦、赵、燕三国都曾筑长城抵御。大约在秦灭六国之际,头曼统一了匈奴各部,建立了国家,自称单于。头曼建国后,多次南侵,掠夺财富和牲畜。并占据了河南地。
秦朝建立后,为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对北边匈奴的进扰,采取了积极防御的策略。他命蒙恬大举反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后来又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来阻挡匈奴的南下。
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匈奴头曼单于被其子冒顿射杀,冒顿自立为“撑犁孤涂单于”,并开始实行世袭制度。势力迅速强大起来。打败了东胡、丁零、大月氏等少数民族,重新占领了河套地区,控制了中国北方、东北、西北的广大地区。拥有骑兵30万,兵强马壮。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匈奴政权是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的出现,结束了我国北方有史以来上百个游牧集团互不相属的长期的分散局面,实现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统一,为整个匈奴地区统一于全中国创造了条件。强大的匈奴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北方地区畜牧业经济以及其他各种经济的发展,在长期的交往中,有力地以畜力和皮毛产品支援了中原地区农业和的手工业的经济的发展。
拓展点二 匈奴的社会经济
匈奴人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畜牧业生产在其社会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既是匈奴人衣食住行的最主要来源,也是它赖以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匈奴人不仅善于放牧马、牛、羊,而且驯养骆驼、驴、赢(骡)等杂畜。
匈奴人重视养马,因为马可供乘骑、驮运、放牧牲畜,并可供骑射,是从事狩猎和战争的必需工具。据传其对外征战,往往“人兼数骑”,以备“昼夜驰突”。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冒顿单于以40万骑围汉高祖刘邦于平城,并将马按颜色编队,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龙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辟(赤黑色)马。如果按每人“兼数骑”计,此次战役,便需马100万余匹。牧马业之发达可想而知。
牛和羊的数量之所以较多,一是因为它们易于牧养,繁殖力强。但更重要的是其肉和奶都是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须臾或缺的生活资料。此外,皮还可供制革或裘,毛可制毡。 骆驼、驴、骡等的牧养,虽不如马、牛、羊普遍,但因它们既是食用畜,又可作驮畜,故在生产中也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尤其是骆驼,俗称“沙漠之舟”,向以耐饥渴著称,可半月不饮水,负重致远又为马、牛、驴、骡所不及,其为牧民所重视是不言而喻的。
匈奴人已懂得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