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技术0823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技术0823精品

暴露后哪些情况感染HIV风险较高? 以下几种职业暴露情况,受到HIV感染的风险较大,应予以高度重视。 (1)医务人员本身的皮肤粘膜破损或不完整,如炎症、皲裂等,深而大的针刺伤和切割伤所致新鲜出血性伤口,接触HIV阳性血液或感染性体液,特别是接触早期急性期HIV感染者或晚期艾滋病人的血液或感染性体液。 (2)含HIV血液或感染性体液的空心针具(如注射器、穿刺针等)深度刺伤皮肤或造成动、静脉穿透伤。 (3)皮肤表浅伤,但接触HIV阳性血液或感染性体液的时间长或面积大。 (4)HIV阳性血液或感染性体液直接注入医务人员体内等。 E-mail:Lyygzy@sina.con 欢迎常联系探讨医院感染管理问题 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和管理 (二)改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物品 (三)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1、无论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别人;禁止徒手持针、刀片等锐利器具随意走动; 2、禁止双手回套针头帽;必要时应采用单手套帽技术或使用钳子或专门的套帽装置操作; 3、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小心操作,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4、正确处理损伤性废物:使用者必须将用过的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直接投入专用锐器盒;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放在一起;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针头。 不要把锐利器直接传递给别人 使用锐器盒 √ 使用专门的套帽装置 单手套帽技术 使用钳子 × 不能两手回套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使用后,应立即丢入锐器盒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戴手套 操作过程应从容不迫 职业暴露处理规范 职业暴露: 因职业原因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引发感染或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的情况。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职业暴露的类型 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 血糖针、手术刀…… 皮肤、粘膜、伤口暴露: 皮肤、伤口、眼睛、口、鼻粘膜…… 经血液传播疾病 职业暴露处理程序 职业暴露发生 局部紧急处理 危险性评估 报 告 科室负责人、院感科 不选用药 选择用药 药物毒副 作用监测 (HIV/HBV/HCV)监测及随访 健康咨询 心理咨询 填写登记表 明确暴露源的感染情况 检测HBV、HCV、HIV等 如何进行局部紧急处理? 皮肤污染: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洗。 粘膜污染: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锐器伤: 1.轻挤血:受伤后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清洗伤口: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5分钟。 3.消毒伤口: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 就近对伤口进行及时冲洗和消毒,可以去除部分局部污染的病原体,减少其经血液向全身传播。 局部紧急处理后,要尽快了解暴露源疾病情况,根据暴露源疾病和自身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疾病的暴露后预防处理。 发生职业暴露后必须在24—48小时内完成自身和病人HBsAg、抗-HCV、 HIV的血清学调查。 常见传染病暴露后预防处理 (1)乙肝病毒暴露后预防 l??????? 既往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而且近1年内有抗体的医务人员,则不需要进一步用药治疗,只需进行血清学追踪和临床观察。 l??????? 其他情况的医务人员,则应于24小时内肌注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并于一周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全疗程(0、1、6月),同时进行血清学跟踪和临床观察。 l??????? HBIG应在暴露后尽早使用,一般是2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一周。 l??????? 暴露后血清学追踪观察,为6、12个月后检查HBsAg,完成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1—6个月检查抗—HBs。 (2)丙型肝炎病毒暴露后预防 丙型肝炎暴露后没有预防药物可用。 只有追踪检查血清学变化情况。 于暴露后6个月和12个月检查抗-HCV。 丙型肝炎感染途径与乙型肝炎一样。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人,也必须检查是否有HCV感染。 (3)梅毒暴露后预防 长效青霉素240万U/次,每周1次,共3次。 青霉素过敏者,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阿奇霉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