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勇辉2013级1120130435集部研读之蠡得----从汉志隋志.DOCVIP

蓝勇辉2013级1120130435集部研读之蠡得----从汉志隋志.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蓝勇辉2013级1120130435集部研读之蠡得----从汉志隋志

蓝勇辉 2013级 1120130435 集部研读之蠡得----从《汉志》、《隋志》、《总目》集部目录的嬗变评析楚辞学批评观念的演进 从图书分类的分类情况来看,集部似乎是历代官修中最为简明的。就其学术,集部复杂的 一、楚辞的被误读:依经解骚 《汉志》“诗赋略”分屈原赋、陆贾赋、孙卿赋、杂赋、歌诗五种。在屈原赋所系类下,还有宋玉、唐勒等人之作,当是受到《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子云,竞为侈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是以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序诗赋为五种。 这段话可视为西汉赋的简史,它追溯西汉赋的起源流变及赋的艺术特点。《汉志》从儒家诗歌教化论出发,赞赏屈原、孙卿赋具有《诗》的讽喻精神,而指责的宋玉、枚乘、司马相如等人辞采华丽,内容铺张繁复而掩盖了讽喻的精神。引杨雄之语说明,诗人之赋辞彩华丽而符合讽喻之旨,辞人之赋辞采华丽却修饰过度。并认为,如果用孔子门人创作赋的方式,则贾谊、司马相如必定得到统治者重用。这说明,《汉志》对于赋的特性、功用、思想、艺术风貌的要求像《诗》一样。这是儒家文学教化论的反映。 另外,《汉志》认为赋与《诗经》可歌唱的音乐特质不同,不能歌唱而能诵读。但实际上,屈原作品中的《离骚》、《九歌》等均可歌。《汉志》把屈原作品看成赋,说明作者的文体观念不够明晰。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它借鉴楚辞、战国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又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并且往往将诗歌融入其中。仅从所采用的诗歌形式来看,既有传统的四言,又有新兴的五言和七言。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解读楚辞是一种专门学问。严助向武帝推荐他的同乡硃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汉书·硃买臣传》)硃买臣同时向汉武帝讲解《春秋》和楚辞,因此得到提拔。武帝还令淮南王刘安 为《离骚》作注解,“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 离骚》传。”(《汉书·淮南王传》)宣帝修武帝故事,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 召见诵读。·王褒传》第2821页)可见,屈原作品被称为“楚辞”在西汉前中期便出现了,而且地位崇高,只是尚未 “辞”“赋”分离,被纳入赋的范畴。而到了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才“标志着‘楚辞’作为文体的独立,反映了‘辞’与‘赋’在汉人观念中,由合到分的巨大变化。”(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7页。)不过,王逸《楚辞章句序》指出“楚辞”部分诗句来自经,依五经立义: 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帝高阳之苗裔”,则厥初生民,时惟姜嫄也。“纫秋兰以为佩”,则将翱将翔,佩玉琼琚也。“夕揽洲之宿莽”,则《易》潜龙用也。“驷玉虬而乘鷖”,则时乘六龙以御天也。“就重华而嫩词”,则《尚书》咎繇之谋谟也。“登昆仑而涉流沙,则《禹贡》之敷土也。故智弥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识远。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离骚》本为诗,与经有显著区别,王逸依经解骚,不免胶柱鼓瑟,穿凿附会。但实际上,依经解骚当肇始于刘安。刘安所作《离骚传》,现已佚失,《史记﹒屈原列传》引用了其中的话: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禹,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刘安对《离骚》的评价十分崇高,但认为《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具有圣人刺世、明道治乱精神是从儒家文学政教论的角度谈的。 而王逸的《楚辞章句序》,一方面是对班固《离骚序》指摘屈原露才扬己,行为狂狷的纠正,与儒家温柔敦厚相乖。另一方面是对班固认为离骚的虚构不合经传法度的反驳。序中对于屈原作品的历史地位、影响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亦依经解骚,这显然是汉代经学发达的背景所决定的。另外,王逸把楚辞当作经,也是为了抬高楚辞的文学地位。 综上言之,在的两汉时代,评判是非,皆本之于儒家经义。执经、传之义作为评骘的绳墨 二、楚辞的经典化 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创作方面的繁荣,涌现了一批探索文学创作规律的文学批评著作。“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并不否定,反对政教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所重视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