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内部的控制讲座.ppt
* 公司内部控制 演讲者:干胜道 博士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中国会计学会理事,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内容 中国内控:集结号声响起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阻力 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过程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目标与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误区 企业内部控制原则与要点 结束语 集结号吹响:内部要求与外部压力 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年7号文),并与6月28好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发布会。国内各界人士、世界银行、欧盟、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派专家与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COSO主席发来贺电。2009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施行。 7号文件以极为开放的态度广泛吸取了国际经验和中国经济管理尤其是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反映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公众股东对加强企业内控的强烈要求,是中国企业在资本全球化下自觉接受“全球公民”身份,按国际标准严格自律的宣言。 近年来我国关于内控的一系列举措 2000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把这一规定作为单位负责人必须承担的会计法律责任之一。 财政部2001年6月22日《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及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2002)、担保、对外投资(2004)及成本费用、工程项目、固定资产、存货、筹资等具体规范。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财政部,1999),《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人民银行,2002)。 近年来我国关于内控的一系列举措 《上海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交所,2006);《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交所,2006) 2006年7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 美国的企业执行的是什么? 安然等公司假账与破产催生了Sarbanes-Oxley(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关于审计、审计委员会、对董事和高管的贷款、年度报告包括内控报告、财务报告CEOCFO联合签署、有期徒刑提高SEC下设独立监管机构、新设财务欺诈罪;道德方面,要求提供书面诚信声明等措施,以恢复投资公众的信心。 COSO:内部控制框架(1994) 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2004) 美国企业执行的是什么? 其中的404条款主要精神,要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GE为了达标404条款耗资3000万美元。根据CFO组织预测,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投入可能更高,估计在2亿美元以上。由此中国企业美国上市潮偃旗息鼓…… 内控推行的阻力 内控是企业内部的事,政府部门多此一举。两权分离、使用外部资本,特别是公众公司内控不完全是自己内部事务,其具有外部效应。 企业文化的阻力。一些公司长期搞“人治”,管理随意性强,对制度本能排斥。 制度的执行力问题。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是下级执行的,上级可以不执行;制度是人定的,可以改;笨蛋才执行制度,聪明人会找到变通办法等。 没有内控制度约束会咋样? 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个人独断专行,曾经创造的记录是仅谈了40分钟就同意出资2亿元入股某公司。利用权力寻租也十分常见。CEO现在被戏称为Corporate Embezzlement Officer(公司首席贪污官),CFO被戏称为Chief Fraud Officer(首席舞弊官)。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任人唯亲唯媚。 掌握私有信息的管理者、采购员、销售员等会利用制度漏洞利用信息优势寻租,背叛企业。 结果是决策速度快,风险也大。决策成本低,执行成本昂贵。信任人还是制度?人不可靠。 我们要的是走得稳还是走得快?走得快不光是会发生损失,可能面临股东诉讼问题。摸着石头过河、跨越式发展要重新评价。内控像雨伞,防微杜渐,重视防守。 7号文件会解决所有问题吗? 它只是明确了内控基本目标、要素及框架,如何转化为各企业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尚需要一个过程。从要我搞内控到我要搞内控,自觉遵循、根据企业管理情况来设计、强化风险意识还很早。 行文大多定位于“应当”而不是“必须”,这会影响其实施力度。 对内控信息披露未提出具体要求,难以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 政府有关部门有监督权,但如何评价一个企业内控是否适当无公认模式。 内控的初步理解与假设 内控本质上是组织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这些风险包括:法律风险、报表出错风险、人员舞弊风险等。 为什么需要内控?1.人有道德缺陷,用人需疑,疑人靠制度降低用人风险;2.制度可以约束君子,防君子威慑小人;3.不串谋假设,共谋可能性低;4.两人无意识犯同一错误的可能性极小(避免差错)。 内部控制发展过程 单要素内部控制——内部牵制(防舞弊) 双要素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