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国家统一观论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学良国家统一观论析

《张学良研究》系列之十一 张学良国家统一观论析 如皋 蒋文祥 张学良将军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家统一是张学良一生的执著追求。正如他自己所说:“吾始终为国家统一,为如何使国家无内战而永久和平。”[1] “拥护国家统一可以说是我生平一贯的主张。”[2] 他反复强调:“只有国家统一,才有希望转弱为强,否则豆剖瓜分的局面终难幸免。”[3] 本文试就张学良国家统一观的基本内涵作一探讨分析,以期引起专家同行的深入研究。 和平统一是张学良国家统一观的基本诉求 张学良始终认为:“我国今日最切要之图,莫过于和平统一。惟和平乃能促进统一,亦唯统一乃能保障和平。”[4] 东北易帜就是张学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首创之举,也是张学良国家和平统一思想的行动体现。国家和平统一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思想和行动之中,不管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何种手段千方百计阻挠东北易帜,但丝毫没有动摇张学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决心和信念。 1928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皇姑屯事件”,使张学良与日本人结下了杀父之仇。子承父业受命于危难之际而主政东北的张学良清醒地认识到,要把日本人从中国的国土上赶走,仅靠东北一隅势单力薄不足奏效,必须停息内争方能共御外侮。因此,他决定与南京国民政府妥协,力谋国家的和平统一。 不料张学良此举却触动了日本敏感的神经。日本立即派有名的中国通林权助,借张为父治丧的吊唁之机,向张学良正式提出了阻挠东北易帜的问题。在场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甚至以命令的口吻公然对张威胁道:“我们就是不准你挂旗!”张学良义愤填膺,回到官邸对周围部下说:“日本欺我太甚,誓死易帜,即死于青白旗下,吾亦甘心。”[5] 与此同时,日本田中内阁也向张学良发出警告:“倘若东三省蔑视日本警告,擅自悬挂青天白日旗,日本必具强固决心而取自由行动。”[6] 他们向张摊牌:“就是指为干涉内政也在所不辞。”面对日本各方的无理阻挠和粗暴干涉,张学良义正辞严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的想法当然以中国为本位。我之所以愿与国民政府妥协,就是为了完成中国统一。”[7]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宣布东北易帜,并通电全国:“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8] 东北易帜,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把东北从中国肢解分裂出去的阴谋,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的和平统一。 武力统一是张学良国家统一观的重要内容 “张学良力主和平统一祖国,但他不是和平主义者,他充分认识到武装力量在中国反帝爱国与和平统一及建设中的极大重要性。他说:‘谁都酷爱统一、和平、建设以及取消不平等条约,但无武力,就不能和平统一,无武力就不能建设,更谈不到取消不平等条约。’”[9] 武装调停中原大战,是张学良继东北易帜之后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的又一历史贡献。 张学良东北易帜,帮助蒋介石政权完成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为加强中央政府权威,蒋介石提出编遣裁军计划。由于触动了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新军阀的既得利益,矛盾愈演愈烈,一场新的军阀混战终于在1930年5月爆发。 战争之初,双方都对张学良极尽拉拢之能事。张学良采取了严守中立的立场和静观待变的态度,希望双方息争言和,停止内战。由于双方实力相当, 一时打得难解难分。战火起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民惨遭生灵涂炭。张学良感到,这样“兵连祸结,徒苦吾民”,“长此相峙,如何得了?”[10] 张学良审时度势,看准时机,就在蒋介石攻下济南,阎锡山、冯玉祥退出黄河北岸之际,他于9月18日发出“巧电”:“吁请各方,即日罢兵,以纾民困。”明确表示支持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凡我袍泽,均宜静候中央措置。”[11] 张学良在这种关键时刻亲率东北军入关助蒋,占领平津,使得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倾斜。阎冯联军迅速土崩瓦解,阎锡山望风而逃缩回山西,冯玉祥则因部下倒戈而全线崩溃,李宗仁见大势已去也宣布罢兵。这场民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新军阀混战终因张学良的武装调停而告结束。 张学良以武力作后盾居中调停中原大战,巩固了东北易帜以来国家统一的成果。 三、“非抗日则不能统一”是张学良国家统一观的核心所在 抗日御侮是张学良的一贯思想。早在东北易帜之前,张学良就意识到,“东北地处边陲,日本窥视已久,如欲抵御外侮,必须国家统一。”[12] 而日寇侵占东北之后,张学良更是大声疾呼:“抗日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13] “要想统一唯有抗日,只有抗日才能统一。”[14] 毅然发动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在日寇节节入侵,中华民族处于存亡危急之秋而作出的惊人爱国之举,也是他为国家统一所作出的第三大历史贡献。 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和不断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冲击下,张学良的政治态度发生了一个了不起的转变,就是他的民族意识战胜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