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论王夫之庾信批评.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玉:论王夫之庾信批评

“了解之同情” ——论王夫之的庾信批评 马玉 摘要:庾信的文学地位极高,但出仕四朝、十帝的行为,使他成为历来争议很大的诗人。明清易代之际,批评家对其人其文做出种种评议,一种是完全的肯定,一是从政治功利出发的否定。然而,在此问题上,王夫之显得理智和冷静,原因主要在于船山特殊的经历和内心体验,以及其独特的史学思想和诗学理想,他对庾信抱着“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做出了不徇流俗的品评,这在庾信批评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庾信;批评;王夫之;理性 引言 庾信早年生活在承平日久的萧梁王朝,以文才仕于萧统、萧纲的太子宫中。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发生的侯景之乱,改变了梁王朝的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庾信的人生道路。侯景之乱后,庾信西奔江陵,仕于萧绎的朝廷。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庾信出使西魏,被拘不遣,从此淹留北方。他先后仕于西魏、北周,于隋开皇元年(581)病卒。庾信一生69年,经历了梁、西魏、北周、隋四个朝代。庾信才大名高,由南入北的特殊经历意外地实现了南北文风的初步融合,他被现代学者称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由于庾信仕于四朝、十帝的经历,后代学者,特别是身处乱世或者易代之际的文人,往往情不自禁地将目光集中在庾信身上,并对其做出不同的评价。庾信批评始于庾信生前,北周以降,历代学者们也都根据各自时代背景和自身经验对庾信其人其文做出了毁誉不同的评价:北周宇文迴极力称赞甚至过誉;到了隋唐,出现了王通、令狐德棻、李延寿的诋毁,以及杜甫的欣赏、学习;两宋时,大多数评论者表示肯定,只是黄庭坚等人颇有微词而已;金代,王若虚偏激否定;明代,杨慎等激赏、盛赞,而胡应麟等则贬斥、否定;清代,则是以政治为风向标的阶段性评价。 本文试图以明末至清中叶的庾信批评为背景,分析王夫之诗学著作中关于庾信的评论及特点,进而从船山特殊的经历、内心体验、史学思想、诗学理想等几个方面,探寻其批评态度的形成原因。 明末至清中叶庾信批评概况 (一)明末清初张溥、倪璠对庾信的肯定 上文提到,明代的庾信批评是以杨慎为主的激赏和以胡应麟为主的贬斥,而到了明末张溥那里,这一或褒或贬的聚讼才算结束。张溥(1602~1641) 张溥之后,对庾信做出肯定性评价的是倪璠。倪璠是康熙举人官内阁中书舍人其《庾山集注》初刊康熙二十六年)’,彼既未许肩随,而乃骋其臆说。若夫非刘勰而《文心》,非钟嵘而《诗评》,品藻之说,人称屡中,蹐驳之论,予曰未可。 在此,倪璠彻底否定了王通与令狐德棻对庾信的看法。 (二)清初至清中叶全祖望、四库馆臣对庾信的否定评价 明清易代之际,满族统治者为了稳定刚刚控制住的政治局面,对汉人士大夫采取了诱降与高压两手政策,此时明遗民则高倡民族气节,并进行着种种形式的反抗斗争,他们对向清廷迎降的变节者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对钱谦益的态度上。自然,出仕了四朝、十帝的庾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必然遭到文人士大夫的否定和攻击。全祖望(1705~1755)全祖望的观点看似是一家之言,实则代表了清初大多数遗民士大夫对庾信的认识。 清朝中期,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一反入主中原时对汉人士大夫的态度,开始大彰忠臣节烈的行为。在此背景下,有着深重民族问题的庾信,不免又要遭受“株连”,其时具有最高学术地位的四库馆臣对庾信也作出了否定评价:“信为梁元帝守朱雀航,望敌先奔,厥后历仕诸朝,如更传舍,其立身本不足重。”(《四库提要》卷一四八)四库馆臣认为庾信望敌先奔和历仕诸朝这两大罪状关乎立身问题,立身若不足重,文才又有何用! 很明显,全祖望和四库馆臣都是先判定庾信品行失节,而后再论及其文学的不足取,这种批评意见显然是秉持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传统中“文如其人”的程式。 王夫之对庾信的独特评价 王夫之(1619-1692)的诗学著作均写于晚年,大约与倪璠初刊《庾子山集注》(1687)同时。在船山之后,即由全祖望开启了对庾信的强烈批评。因此,在倪璠的肯定评价与全祖望的极力贬斥间,王夫之对庾信的看法在庾信批评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王夫之的诗学著作主要有《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和《薑斋诗话》。他对庾信的评论在四种著作皆有,犹以《古诗评选》最为集中。 (一)从《古诗评选》所收庾信诗歌数量来看。 对《古诗评选》中所收诗人及其作品数量进行统计排序,得出下表: 诗人 首数(首) 1 鲍照 36 2 陆云 35 3 谢灵运 33 4 谢朓 29 5 陶潜 29 6 曹丕 27 7 庾信 27 8 嵇康 24 9 江淹 23 10 阮籍 21 从上表可看出,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收录了庾信27首诗歌,数量与曹丕并列第六。《古诗评选》共选了184位诗人的诗作,因此,从庾信诗歌数量排序所占的位置来看,王夫之对其态度还是比较欣赏的。 现将27首诗作列举如下: 古乐府歌行: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