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及表现手法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感情。 ?1、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3、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例一: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例3 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战马;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 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回归课本 阅读下面的唐诗,并回答问题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房兵曹胡马》塑造了什么形象?请简要分析。 2、你是怎么分析出“马”的形象的?诗歌中“马”的形象与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联? 参考答案: 1《房兵曹胡马》描画了渴望横行万里的大宛名马形象。这匹马嶙峋耸峙,状如锋棱,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四蹄腾空、凌厉奔驰,诗人用传神之笔为我们塑造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形象。 2 分析马形象主要是通过诗人对其外貌来揣摩的。 诗的后四句写马的品格,由咏物转入了抒情。看似写马,实是写人,它纵横驰骋,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堪受人信赖。这正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尾联则饱含着宏远的期望和抱负,诗人托物言志,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 学习活动三 牛刀小试 1(山东卷2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2(2102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叶 修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时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学习活动四 拓展演练 (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答案参考】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010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