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通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通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通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
课程代码:01228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3学分54学时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制订人:马骏 修订日期:2007年3月10日
审核人:韩明 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莫其逊 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中国文化通论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是本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之一。中国古代文化渊流长、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它对于中国古代乃至于当代的政治和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多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了解中国古文化的不仅有利于学生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和今天的各种社会现象,而且有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古代民族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服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1.“文化”界说;
2.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3.目的、意义和方法。
重点: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定义;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中西文化特点的比较。
第2章 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理论讲授10学时)
了解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殷商西周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秦汉时期的一统帝国与文化一;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文化隆盛的隋唐时代;两宋时期理学建构与市井文化勃兴;辽夏金元时期游放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明清的文化专制与启蒙、开新。
讲授内容:
1.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2.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3.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4.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5.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6.隋唐:隆盛时代。
7.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8.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9.明清:沉暮与开新。
重点:各历史时期文化的主流特征。
第3章 姓名字号(理论讲授3学时)
了解姓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全国姓氏的数量,掌握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与西方国家姓氏制度的比较),姓氏的主要来源,名与字的关系,理解分析“号”在唐宋流行的主要原因。
讲授内容:
1.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2.姓氏的主要来源。
3.全国姓氏数量。
4.中国人的名、字与号。
重点: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姓氏的主要来源;名与字的关系;“号”在唐宋流行的主要原因。
第4章 宗教信仰(理论讲授6学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对古代宗教的历史分类、基本特点和文化功能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讲授内容:
1.多神信仰与三大崇拜。
2.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3.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4.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
5.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重点:中国宗教文化的特点和功用,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道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
第5章 教育 科举(理论讲授10学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教育和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古代教育的历史发展、辉煌成就和优良传统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在了解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客观而公正地分析和评价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
讲授内容:
1.古代的学校教育。
2.书院的兴起与衰落。
3.古代的家庭教育。
4.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5.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
重点: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太学”“国子监”等的由来和职能,书院教育在历史上的三次高潮,“宋初四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讲会制度”,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流弊与功过。
难点: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第6章 典籍 科技(理论讲授6学时)
了解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熟识古代文化典籍;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理解掌握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分析其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讲授内容:
1.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
2.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
3.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4.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重点:“四书五经”的定义,“经史子集”分类法,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3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难点: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特征和整体观的研究方法对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第7章 各类艺术(理论讲授10学时)
了解原始彩陶、青铜纹饰等远古艺术,了解掌握建筑、雕塑、书法、绘画、音乐、戏曲、楹联等各门类艺术各自的发展、成就及其特点,分析把握较之西方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
讲授内容:
1.辉煌的远古艺术。
2.中国古代艺术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