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的指南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档全是精心选出来的精品资料,绝对值得下载!

寻找心的指南针——肯尼迪家族传奇 源:《文汇报》 作者:陈蓉霞 在当下中国社会,“富二代”或“官二代”几乎就是贬义词。但在现代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却少有这样的说法,相反,一个显赫的家族更有可能诞生不凡的人才。 美国肯尼迪家族的祖先来自爱尔兰。1840年,爱尔兰因土豆歉收而发生饥荒,大量饥民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波士顿寻求生机,其中一位就是帕特里克·肯尼迪。他的儿子约瑟夫·肯尼迪发迹于20世纪20至30年代。在股票市场上掘得第一桶金之后,凭借敏锐的商业直觉,约瑟夫并购了两家与电影有关的小公司,又在经济危机爆发前,退出了电影业,从而幸运地保全了自己的财富。二战期问,受罗斯福总统任命,约瑟夫·肯尼迪前往伦敦,任美国驻英国大使。可见肯尼迪家族的后代既是“富二代”,也是“官二代”。 约瑟夫·尼迪育有四子五女。单说这四个儿子吧,长子小约瑟夫·肯尼迪二战期间牺牲于欧洲战场;次子约翰·肯尼迪在任美国总统期间遇刺身亡;三子罗伯特·肯尼迪于竞选总统期间遇刺身亡,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只有幼子爱德华·肯尼迪活到老年,他在参议员岗位上.尽责工作四十年之久,被誉为“美国雄狮”。临终前他留下一部回忆录,其实也是他的家族回忆录:《心的指南针》。 这个家族可谓历经磨难,除了各种意外事故频频降临之外,还有疾病的造访。爱德华本人晚年被诊断为脑瘤,但是比起当年两个孩子被诊断为恶性肿瘤,这样的消息对他已算不得是什么威胁了。1973年,他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小泰迪生了骨瘤,且恶性程度高,医生认为这样的病人极少能生存下来。小泰迪被迫接受截肢手术,自此失去一条腿。接下来的两年时问里,小泰迪经受了极其痛苦的化疗考验。爱德华甚至还学会了静脉注射,以便在家里亲自给儿子做化疗而不影响儿子上学。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信念,小泰迪挺了过来,如今是一位商人兼律师,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祸不单行,2002年,女儿卡拉被诊断患有“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肺癌。医生告诉家人,摆在她面前的是极低的生存概率。但与当年泰迪生病时一样,全家人都拒绝接受这一论断。经多方求医,最终在接受了手术和放疗、化疗之后,卡拉同样挺了过来,后来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 这种在逆境中坚忍不拔的性格,爱德华认为首先源于父亲诸多教诲中的一条:永不言弃,绝不被动接受命运。他相信,面对厄运,如果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少还有成功的机会,而消极悲观的心态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失败。 如此看来,在这个显赫的家族中,父亲留给子女最为珍贵的财富,绝不只是金钱,更是一种达观向上的生活勇气——这是逆境中真正的指南针。当然父亲的教诲并不只是空洞的说教。爱德华在自传中,留下了不少具体的细节,都可圈可点,令人回味再三。 爱德华记得自己十三四岁时有一次犯了错,父亲叫他去房间,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可以选择认真地生活或是随性地生活。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我都依然爱你。但是我得告诉你,如果你选择后者,那么我没多少时间可以花在你身上。你好好考虑下自己的决定,家里有这么多孩子,他们会比你更值得我关心。”以后每到人生的转折关头,爱德华总会想起当年父亲的告诫,从而选择认真地生活。这不啻为一个慈爱明智的父亲的肺腑之言。 是的,无论子女是成功还是落魄,不变的总是父母的爱,因为这份爱基于血缘,无须理由。然而,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尊重却基于品格,并且这种品格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而形成的。如此说来,我们周围有太多的父母基于本能慷慨地付出他们的宠爱,却难以做到如肯尼迪父亲那样,懂得把握无条件的爱与有条件的期待或尊重之间的区别和分寸。 十一岁那年,爱德华获准驾船出行,并且还要在船上过夜。他的搭档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但航行不顺。那是一个阴沉的雨天,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后,感到又冷又饿,随身带的三明治也被打湿了。他们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两人弃船游上岸,找到一个电话就往家里打,要家里的司机快来接他们回家。想不到刚进家门,就遇上正要出门骑马的父亲。父亲问:“怎么了,你不是去航海了吗?”回答是,因为太冷而回家了。父亲追问:“那船呢?”当得知船还停在巴斯河那边时,父亲转身吩咐司机:“把他们送回船原处。”此时的爱德华感到,再也没有比自己更倒霉的人了。但是,当他们到达河边时,太阳出来了,清风拂面,天气渐渐转暖,他们在海上乘风破浪,由衷地感到这是多么难忘的一天。 那一天让他更感难忘的是:“在我生命的每个角落,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父亲总会出现在那里,把我送回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去找回自己的船。” 永不言弃是肯尼迪家族的品格象征。而这种品格的培养正源于父亲这种严厉苛刻的管教。但在这种近乎冷酷的态度背后,父亲对子女的爱却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那是约翰·肯尼迪当总统期间,就在父亲的家里,正当总统怀抱女儿进入餐厅之际,助手要他去接一个重要电话,于是他顺手放下女儿去接电话。当重新回到餐厅就座时,只见父亲一言不发,一家人不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