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史事与传 奇:中国文化史上的孔孟.pptVIP

2.史事与传 奇:中国文化史上的孔孟.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史事与传 奇:中国文化史上的孔孟

史事与传奇 ——中国文化史上的孔孟 ◆从《丧家狗》说起 ◆《阳货欲见孔子》里的孔子形象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解读 ◆“至圣”与“亚圣” ◆如何看待孔孟及“国学” 从《丧家狗》说起 从《丧家狗》说起 李零,1948年生于河北。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考古系,师从张政烺先生做殷周铜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简帛文 献与学术源流、中国方术、中国古代文明史、海外汉学、古代兵法等。著有《孙子古本研究》、《吴孙子发微》、《中国方术考》等。 现为北大中文系教授。 从《丧家狗》说起 近来,《论语》很火,孔子很热。我们村,北京大学中文系,也开了《论语》课。课分三个班,我教其中一个班。2004的下半年和2005年的上半年,我花两个学期,一学期讲半部,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这部讲义,就是根据我上课的记录整理而成。借这个机会,我把《论语》系统读了一遍。受教育的,首先是我自己。所谓讲义,其实是读书笔记。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自序 从《丧家狗》说起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 从《丧家狗》说起 所谓的尊重文本、还原真假、区分死活,本质上不过是假训诂学之名为愤青心态的表达抒发建立支点挂上幌子而已。  ——陈明《学界王小波或王朔》 从《丧家狗》说起 孔子是一个在礼崩乐坏的时代里坚持理想的人,李零的 《丧家狗——我读〈论语〉》是在金钱横行的时代清理理想的书,这书让我们看到独立、清醒的批判精神。  ——【2007年度致敬:南方周末中国文化原创榜】“年度好书”评语 从《丧家狗》说起 研究《论语》,最忌空洞、虚伪、实用。离题万里十八扯,死打烂缠,没完没了的争论,布道、说教、狂呼政治口号,我没兴趣。我只是闷头读书。 阅读原书,我尽了力。  ——李零《答谢辞》 《阳货欲见孔子》里的孔子形象 时[時]:或作“侍”,“待”。 阳货:季氏家臣,名虎。曾囚季桓子而专国政。 怀宝迷邦:怀藏道德,不救国之迷乱。 《阳货欲见孔子》里的孔子形象 孔子所说的“吾将仕矣”,显然是一句违心之言。直到阳货兵败,孔子都没有出来做官。可见,孔子有原则,有大智慧,但也跟我们常人一样,有小聪明,有口服心不服的时候。这时候的孔子的形象,就变得亲切起来。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解读 孟子(约-385—-304),名轲。其祖先孟孙氏曾为鲁国贵族,后来逐渐衰微。孟子生于邹国。相传其父名激,字公宣;母仉(zh?ng)氏,有许多教子故事流传于民间。孟子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门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解读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当时,各国统治阶层为了谋求本国的富强,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极力招揽人才。在这样的土壤下,士阶层发展壮大,他们在各国君主间进行游说,力图打动对方,以获得提拔和任用。还有的教徒讲学,著书立说,为宣传自己的学说,常与其他学派辩难。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解读 孟子就是士阶层中的一位,他一生的主要活动也就是四处奔走,游说诸侯,同时讲学收徒。他游历了齐、宋、滕、鲁、魏等国,在齐宣王那里也一度被任命为卿相,但他的“仁政”学说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法得到诸侯的人同,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晚年回到邹国,著述以终老。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解读 恶其声 :担心背上见死不救的坏名声。 羞恶之心: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解读 译文: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人受难的心。先世圣王有此心,才有仁爱之政。以怜悯之心,施行仁政,治理天下,犹如在手掌上玩弄东西一样容易。我之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人受难的心,比如人们突然见到一个小孩就要掉到井里去了,都忍不住产生了惊恐同情之心,这不是为了要结交孩子的父母,不是为了邀誉于乡人朋友,也不是为了担心背上见死不救的坏名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解读 译文:由此看来,没有同情怜悯之心,不能算作人;没有羞耻憎恶之心,不能算作人;没有谦让恭敬之心,不能算作人;没有是非之心,不能算作人。同情之心,是仁的开端;羞耻憎恶之心,是义的开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人有此四端,就像人有四肢。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解读 译文:有此四端而说自己能力不行,这是自己戕害自己;说他的国君不行,这是在加害他的国君。凡是自身具有这四端的,如知道把它们全都扩充开来,就会像火刚刚燃烧起来,其势不息;像泉水刚刚喷出地面,其流汩汩。如果能扩充这四种善端,就足以安定四海;如果不扩充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