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docVIP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下历史教学设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主备人:党爱爱 审核人:毛伟刚 授课人: 使用时间: 课题名称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科 目 七年级历史 班 级 8班 课 型 新课 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 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时间和影响; 了解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证分析其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唐朝的灭亡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一导: 提出问题:还记得在“盛唐气象”中我们提及过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诗句吗? 这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但是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其实还有后半段吗?“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意思是安史之乱后,田园荒芜,物价昂贵,一绢布匹居然要卖到万贯钱。大家想知道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使唐朝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吗? 二: 一 提问:1. 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安史之乱的是什么? 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内部兵力空虚。 直接原因:节度使势力日益强大。 材料一: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曾设置大都督或都督率兵戌边。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称为“节度使”,仍不是正式官名。到公元710年,睿宗开始设置节度使。玄宗时,边境设有10个节度使,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虽然一般还接受唐政府的命令,但是已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封建割据势力。 材料二:安禄山是胡人,原来位卑官小,由于他以财货贿赂奸相李林甫和玄宗宠爱的杨贵妃,甚至于甘当杨贵妃的干儿子。还无耻地对唐玄宗表白,他的“大肚皮里只有一颗忠心。”取得唐玄宗对他的极度的信赖,不断给他加官晋爵,先任平卢节度使,后来兼范阳和河东节度使,掌握北方三镇的大权。他有近20万军队,成为“兵雄天下”割据一方的势力。 (一场节度使企图夺取中央政权的叛乱已是不可避免的)。 2.安史之乱的性质:是一场地方节度使发动的对中央政权的叛乱,它对人民来说是一场大灾难。安史叛乱集团代表分裂割据势力。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此唐朝便一蹶不振了)。 (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提问: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 教师讲述: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1)背景: (2)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3)黄巢起义的主要内容: 原因 土地兼并,租税苛重,战火连綿 爆发 875年,黄巢;山东、河南一带 特点 流动作战,转战大半个中国 高潮 进入长安,建立政权 失敗 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 作用 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B.唐朝灭亡: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朝廷,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史料解读五代十国。 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那时,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为十国。 (材料:,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政权分立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2.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3.概括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继续扩大,军阀间的不断混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广大人民的愿望。 (到了五代十国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五代中的最后一个君主周世宗就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进行政治改革,经济得到了恢复,疆土得以扩展,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4.教师归纳实质:唐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 消极影响:社会遭到严重破坏,加重人民苦难。 恢复发展: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统一的曙光:五代后期后周世宗改革,势力逐渐变强,为北宋的统一奠定基础 学生探讨并回答: 1.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背景: 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