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滇地区元古宙构造运动Ⅰ昆阳陆内裂谷-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
第62卷 第6期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REVIEW Vol62 No6 2016年 11月 Nov. 2016 康滇地区元古宙构造运动 :昆阳陆内裂谷、 Ⅰ 地幔柱及其成矿作用 1) 1) 1) 2,3) 1) 1) 1) 1) 1) 王生伟 ,蒋小芳 ,杨波 ,孙晓明 ,廖震文 ,周清 ,郭阳 ,王子正 ,杨斌 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1; 2)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广州,510275;3)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内容提要:康滇地区是我国南方元古宙基底出露最为广泛的地区,元古宙岩浆活动频繁、成矿作用明显,是研究 扬子陆块早期演化的重要窗口,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元古宙地质演化过程争议较大。本文系统总结了发生在古元 古代晚期—中元古代早期的重要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即昆阳裂谷。昆阳裂谷前的基底为分布在东川和滇中地 区少量的古元古代早期的汤丹群,其构造变形较东川群更强烈,可能与>1800Ma的东川运动有关。昆阳裂谷期的 岩浆岩系统主体为出露在东川—会理—滇中地区基性侵入岩,其次为少量的超基性岩、变质基性火山岩和中酸性侵 入岩体,具有双峰式岩浆岩组合的特征。岩浆岩的年龄为1800Ma~1450Ma,集中分布在 1750Ma~1650Ma,反映 了昆阳裂谷持续了约400Ma,高峰期持续将近100Ma。昆阳裂谷期基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显示为典型陆内裂谷玄 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其中滇中武定地区辉绿岩和会理拉拉地区的变质基性火山岩还具有典型洋岛玄武岩的特征, 87 如富碱、高TiO、PO、低CaO/TiO、AlO/TiO 比值,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不亏损,以及有较高的[n(Sr)/ 2 2 5 2 2 3 2 86 n(Sr)]初始比值以及较高的 (t)值。根据区内岩浆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我们提出在古元古代晚期至中元 ε i Nd 古代早期,康滇地区发生了一次由地幔柱活动引起的陆内裂谷拉张事件,即昆阳地幔柱。昆阳陆内裂谷在 1450Ma 前后在会理—东川一线发展成为了局限小洋盆,并在中元古代晚期关闭。昆阳裂谷的沉积岩系统主体为东川群、河 口群和大红山群,并可能延伸到了康滇北部的里伍岩群,上述地层中火山岩、凝灰岩锆石的UPb年龄集中在 1800 Ma~1500Ma,不同岩群岩性组合差异可能与所处构造部位有关,并导致沉积相的差异。昆阳裂谷也是一次重要的 成矿事件,其形成的矿床可分为两个系列,以因民组、落雪组等沉积岩中为主的层状铜矿床(Sedimenthosted StratiformCopper,SSC系列),主要有汤丹铜矿、落雪铜矿、狮子山铜矿、铜厂铜矿等,原生沉积型铜矿的成矿时代为 约1750Ma;其次为与昆阳裂谷期岩浆热液活动紧密相关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ron—Oxide—Copper—Gold,IOCG 系列),主要有拉拉铁铜矿床、大红山铁铜矿床、稀矿山铁铜矿床、迤纳厂铁铜矿床等,研究程度较高的迤纳厂、稀矿 山以及鹅头厂等铁铜矿床的时代集中在1700Ma~1450Ma。昆阳期剧烈的岩浆活动、大规模的铁、铜成矿作用以及 成矿物质来源、动力学机制可能均与昆阳地幔柱活动紧密相关。 关键词:昆阳裂谷;昆阳地幔柱;东川群;河口群;大红山群;东川式铜矿;IOCG矿床;康滇地轴 康滇地区纵贯四川、云南两省,南北长约500 (1962)称之为“川滇经向构造带”;陈国达(1965)称 km,东西宽约200km,大地构造上属扬子陆块的西 呼其为“川滇地洼系”;丛柏林(1973)从岩石学角度 南缘,与南西方向的印支地块和西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53T-云南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监测技术规程.pdf VIP
- 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大纲.pdf VIP
- 【激光原理】4.3激光束的变换2015-2016(2).pptx VIP
- 出境竹木草制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实施细则.docx
- 模型6子弹打木块模型-动量守恒的九种模型解读.docx VIP
- 2023-2024学年云南民族大学附中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校舍安全管理制度(必威体育精装版版).doc VIP
-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docx VIP
- 虚拟电厂运营平台建设方案.pptx VIP
- 轴承磨工工艺学幻灯片.ppt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