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解读苏轼与他的诗词.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解读苏轼与他的诗词

王育红制 第四章 苏 轼 一、苏轼的经历和人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平可分为四期: ①1037-1069,变法前,初入仕途 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父苏洵是古文名家 母程氏有知识、深明大义,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 苏轼21岁出蜀。22岁兄弟同科进士及第。26岁,中制科优入三等,除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 有用世之志,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勇于进言。 ②1069-1085,变法中 1069年王安石变法 上书论朝政得失,忤王安石。调离中央,先后任职杭州、密州、徐州 。 元丰二年三月改知湖州。 “乌台诗案”。 贬黄州团练副使 四十七岁黄州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1085年自常州起知登州。 ③1085-1093,元佑更化期 1085.10被召还朝,任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 哲宗元佑元年(1086),升输林学士,知制诰 1089.3,出知杭州。疏浚茅山、建堤桥 辗转颍州、扬州、定州地方官任所。 ④1093-1101,贬谪惠州、儋州 跋子瞻和陶诗* 宋·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1101年苏轼去世,1102年6月,山谷知太平州,九天即罢,时宰赵挺之欲置于死地,8月作此诗。 二、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 1.苏轼的文艺思想 苏轼主张文道并重,认为文章应该像自然世界一样多姿多采,姿态横生。 苏文如其《答谢民师书》所谓“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汩汩滔滔,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然雄放、兼收并蓄。 文艺思想具体表现为: “有意而为”的创作主张, “言必中当世之过”的创作态度, “随物赋形”“尽物之变”的创作方法, 求“真”重“理”、“寄味淡泊”的美学标准 提倡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反对千篇一律的文风 系统总结创作规律 主客问答与主题思想: 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手法 主和客是苏轼心中的两种声音,看世界的两种眼光,代表作者思想两个方面 探讨哲理:人生应随缘自适、随遇而安。 景、情、理的统一: 1.苏诗的思想内容 ⑴反映、干预社会现实 1095年,谪居惠州,写名篇《荔支叹》 前八句分写汉唐贡荔枝事 至“永元荔支来交州”四句合写 “我愿天公怜赤子”四句感叹议论,贯通前后 后八句淋漓尽致刻画了当朝的贡茶贡花之事 主题:意在讥刺历代进贡荔枝的扰民弊政,由古及今,讽刺当朝官僚的争新买宠。 ⑵描写自然和民俗 熙宁六年作《山村五绝》 其三 老翁七十自腰鎌,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其四 杖藜裹饭去怱怱,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⑶表现自我情怀 1072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五 未成小隠聊中隠,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徃,故乡无此好湖山。 苏轼被贬惠州时,《食荔支二首》之二说: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表现出他坚毅的人生信念、乐观旷达和不向厄运屈服的精神。 ⑷品味艺术和人生,独步美学境界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苏诗艺术特色 “元佑”诗坛宋诗鼎盛时期 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 论创作成就,苏轼是北宋诗坛第一大家。他基本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躁乏味两个主要缺点,总体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 总体特征——苏诗集中体现了宋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色 还兼有“以才情为诗”的个性特色 ⑴以体物之心,唤起物我交融之情景。 苏诗主导风格是雄放 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刚柔相济,从而呈现出“清雄”的风格。 《游金山寺》 (白天—黄昏—月夜和月落后) 借游寺抒发厌倦仕宦和思乡归隐之情,描写细致,笔力矫健纵横,结构分明,景象开阔,惆怅的心情与潇洒的风度融于一体,表现怀归失意,却流露出豪迈之气。 ⑵以奇妙的联想,展示引人入胜的魅力。 苏轼学博才高,诗艺达到了纯熟境界 生动新奇的描绘形容,层出不穷,大多信手拈来,左右逢源 《百步洪》中四句诗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富丽华赡,妙喻连生 ⑶以丰富的才情和卓绝的胆识展示得心应手、自由驰骋的驾御能力。 苏轼南贬七年之久,逆境中始终乐观豁达 诗作也依然是笔势飞腾,辞采壮丽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极具灵心慧眼,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竒。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之钟情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