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第二章诗经
第二章 素朴的歌声,不老的经典《诗经》 《诗经》当选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 2010-02-23 北京日报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诗经》以黑色与棕色构成主色调,端庄、质朴、简洁,2010年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获此殊荣。 参加评选活动的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参评图书达634种,仅有14种图书获奖。此次获奖图书《诗经》由向熹译注、刘晓翔设计的。 陕西合阳县洽(he)川风景区 相传洽川曾是古莘国地域,周文王与贤妃太姒曾在这里相恋。《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处女泉:太姒出嫁前洗浴的地方;七眼瀵泉终年恒温,浇灌着百亩荷花—莲叶何田田 《大明》篇刻在竹木上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由此走进这充满绿色的古老经典——《诗经》 《诗经》中的成语 ——作品的生命力 共计五六百个,常见的有: 窈窕淑女,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在水一方 一日三秋。桃(逃)之夭夭 人言可畏《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鸠占鹊巢《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必(毕)恭必敬 《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惩前毖后 明哲保身 爱莫能助 忧心忡忡。 《诗经》目录 第一节 《诗经》与周代礼乐文化 第二节 《诗经》概况 第三节 作品赏析 第四节 《诗经》的文学成就 第一节《诗经》产生的文化背景 约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周伐殷之战,周代商,中国社会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一、《诗经》史诗再现周部族历史 民族史诗:大雅之《生民》《公刘》《緜》《皇矣》《大明》 1《生民》——周部族的诞生 周部族原活动于黄土高原上,源于黄帝族其祖先后稷为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所生名“弃”,后稷教民稼穑,创立祭祀,以农业生产为主。 《生民》第一章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 ?克禋(yin禋祀即烟祀,燃烧牺牲等使香气上升于天的祭祀仪式)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武,《说文》:从止,从戈。会意字。人持戈行进,迹也;敏,拇也),攸介攸止。载震(妊娠)载夙(肃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生之灵异 感生神话 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先民认为某种动植物精灵进入人体而孕育后代。 《史记·周本纪》云: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及期而生弃。 郭沫若:五帝三王祖先都知母不知父,表明为血族群婚的母系社会。 后稷的神奇实为其天生具有的稼穑本领确定神性的根源,其德可配天,上帝让他给百姓带来粮食。 第二节、周代礼乐文化 孔子云: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其意义不在于一家一姓的灭亡和都邑的转移而在于“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祭祀——礼乐文化) 《诗经》正是新兴周代礼乐文化的艺术体现。 一、宗法制度 礼乐文化基于宗法制。周天子把土地依次封给功臣及同姓,建立宗法制。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在宗族内区分长幼尊卑,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 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周,影响到后来封建王朝。周代宗法制分大、小宗。周王自称天子,为天下大宗。天子的儿子(嫡长子除外)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其封国内是大宗。 宗法制的特点 1.嫡长子继承制(正妻,长子)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商纣王有同母哥哥微子启 ,纣王父母想立他为太子,但大臣据法力争说:生微子启时纣王母为妾,生纣王时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子为太子,同母也不行。 2 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 天子7庙,诸侯5,大夫3,士1。 乐舞也有严格规定:天子八佾(y ì)(八人一行),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陈来说:西周以降,中国文化在整体上已不是祭祀文化,而是礼乐文化”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差等有秩序,同时有情义,有情分。主导原则不是法律而是情义,重义务而不重权利。 二.周代礼文化的具体内涵 “礼仪之邦”根源在于周代礼乐文化。 相传周公制礼作乐,实际是人类文明的必然结果。“仓廪实然后知礼节” 《左传》: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仪也,民之行也。 1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周礼》详细规定了各官职的设置和职责等一系列政治制度 《仪礼》对祭祀,婚丧,酬宾等作了具体规定。如婚姻六礼、冠礼。 《礼记》是对两部经典的解释和礼仪上的补充。 2 传统的五种基本礼仪 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 (1)吉礼:对天地人神的祭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诗集中在颂和雅中,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3答案.pdf VIP
- 秋冬季如何预防儿童感冒.pptx
- 2025至2030南京市医疗机构行业市场运营调研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 《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VIP
- 异物控制改善日期.ppt VIP
- 2025年6月四级真题及答案 (1).docx VIP
- 围手术期安全管理PPT.pptx VIP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GB50045-95_2005年.pdf VIP
- 第四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课件)-【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2025年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100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