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 史前时代——————信史时代 盘古开天地 三皇五帝 夏 商 周(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 汉(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北宋 南宋)辽金 元 明 清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孕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1.西来说:民国时期始有此说 2.中源说:正统学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3.怀疑说:顾颉刚→层累造成的古史 多元一体发展格局 仰韶文化 中原文化区 大汶口文化 海岱文化区 红山文化 燕辽文化区 大溪文化 两湖文化区 马家浜—崧泽文化 江浙文化区 石峡文化 珠江文化区 原始物质文化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与理论化 夏朝历史所知不详 禹 启 桀 传统文化未见文字记述,不得而知 殷商神本文化 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礼记·表记》 祭祀鬼神成为国家制度,指导日常生活。 自然力的强大 殷人的被动与恐惧 战争 农业 祸福 吉凶 狩猎 疾病 甲骨卜辞(并非书写工具) 周人敬天保民 殷鉴不远 殷人敬鬼尊神,亡国 敬德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 安抚民意 创造天的概念 皇天→天子(皇天的代理人,德才兼备的天之元子) 敬天保民的内涵 一、敬天 恭敬侍天 二、保民 关爱百姓 三、天命可变,改变天命的依据是德,体现德的是礼乐 《周礼》——十三经之一 春秋之际的学派分立 1、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以“道”为本体的老子学说; 3、以“仁”为核心的孔子学说 “轴心时代”(Axial Age)的说法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在《智慧之路》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人类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的六百年中,出现了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德莫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老子、孔子等一大批哲人,他们排除了人类神秘的原始思维对宇宙的神话解释,开始用理性思维对自然、社会和人进行审视和沉思。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的到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中华人由懵懂走向开悟,其主要含义是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礼〉〈春秋〉〈诗〉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 主要依据有: (1)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 (2)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3)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间,习惯上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 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响了辉煌的乐章。 (一)春秋战国文化的特点 1.气象恢弘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 2.西汉司马谈和刘歆把诸子划分为十家:儒、墨、道、法、农、纵横、杂、小说等十家。影响最大的是儒、墨、法、道四家。 (1)儒家(孔子(前551—前479)(《史 记·孔子世家》:“伯夏生叔梁纥hé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儒家学派 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2)道家(创始人李耳,名聃,楚国者县人,拜商容为师。) 孔子与老子的两次见面 1、请求推荐书册送到周守藏室。(老子说:《诗》、《书》、《礼》、《易》、《春秋》的藏本已经够多了,欲除尚且不能。孔子说:自己是按周礼来修订的。六经之本在仁义。老子问何为仁义?孔子说:兼爱众人而不偏,利于民而无私。老子说:现在不是征战就是讨伐,哪里还有什么仁爱?人的一切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