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原名朝寀,字望舒。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转震旦大学学法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3月他出席左联成立大会,并成为盟员。1935年自法回国,翌年10月,“新诗社”在他家中成立,《新诗》月刊同时创刊。1938年赴香港,夏,主编《星岛日报》文艺副刊《星座》。1941年被日军逮捕,次年春获释。1949年3月赴北平,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0月调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从事法文编译工作。他一生著述甚丰,创作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4本诗集。 戴望舒 叶圣陶在《小说月报》编发这首诗时,盛赞望舒“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比望舒稍早一点的著名诗人朱湘在给望舒的一封信中说:“《雨巷》在音节上完美无缺”,还说这首诗“比起唐人的长短句来,实在毫无逊色。”望舒的挚友、同是杭州人的著名翻译家冯亦代说得更感性、更具体:“我心里永远保持着《雨巷》中的诗句给我的遐想。当年在家乡时,每逢雨天,在深巷里行着,雨水滴在撑着的伞上,滴答滴答,我便想起了《雨巷》里的韵节。” 由于叶圣陶的极力举荐,《雨巷》使戴望舒一夜成名,从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半年前,在《戴望舒传》完稿前夕,我跟一个朋友商量书名,我提出“雨巷诗人”,他立即表示赞同。他不是搞诗歌的,可见“雨巷诗人”之名影响是多么深远。 《雨巷》艺术特色 1、含蓄幽婉的朦胧美。 整个《雨巷》格调哀怨而又朦胧。悠长寂寥的雨中小巷,颓圮的篱墙,冷冷的哀怨和濛濛的细雨,以及丁香色的姑娘,造就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一切都似有非有,内心状态飘忽不定,人物形象模糊朦胧,一切都没有说穿,没有点透,但一切我们都懂了,感觉到了…… 《雨巷》艺术特色 2、表现了作者轻视格律、追求旋律的倾向,呈现出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以浮动而朦胧的音乐暗示迷茫的心境,这种艺术手法在新诗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功绩。 具体表现 全诗每行长短不等,押韵的位置错综变化,以形成诗的旋律和情绪的抑扬顿挫为目标。 奇特的字句组合,精心推敲的修辞,首语重叠,大量运用一个主题的各种变调等手段,体现诗歌的音乐效果。 实现了对“新月”派格律诗的突破,打破了“豆腐干体”、“麻将牌体”诗作的局限。 一个提示 戴望舒的创作并没有沿着《雨巷》的路子走下去,此后,他开始了对于诗的内在情绪韵律的追求,作品更朴素,更动人……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戴望舒的墓穴就是他的诗 卞之琳先生认为,戴望舒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可列入前三名 1993年隆冬,我作为一名诗学研究生,由重庆来北京访学,前往干面胡同,去拜望老诗人卞之琳先生。记得他跟我说,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排前三名的诗人之一。 望舒的诗歌代表作,卞老特别看重的还不是《雨巷》,而是《狱中题壁》、《等待》、《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脍炙人口的现代经典。从少年时代起他就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 1937年8月13日,上海被日寇占领。次年5月,为了保持民族气节,不在日本人手下当“良民”,望舒挈妇将孺跟叶灵凤夫妇一起乘船前往香港,开始了漫长而苦难的流亡生涯。8月1日,他开始主持当时刚刚创刊的《星岛日报》的文艺副刊《星座》。在他的努力下,《星座》很快成为香港进步文学的中心。 1942年春,由于频繁的抗日活动,望舒终于被日军逮捕并被投入监狱。4月27日,在监狱中写就荡气回肠的诗作《狱中题壁》。 在潮湿、阴暗、寂寞而烦闷的地牢里,望舒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他的情绪开始变得有点反复无常,要么不发作,一发作,就显得不可收拾;这给他的婚姻关系带来了阴影,使他在不久后经历了两度离婚的惨痛。本来就有一点的哮喘病急剧恶化,这导致他没过几年就英年早逝了。1949年3月11日,望舒怀着“就是死也要死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