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昌吉州“十一五”水利工作完成情况(定)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为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十一五”以来,我州紧抓国家和自治区加快新疆水利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节水、增水和调水”并举的方针,以民生水利为重点,按照节约优先、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的原则,落实项目强水、改革活水、科技兴水、依法治水各项措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旱、高效节水、人饮安全、水利管理和改革等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水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水利建设、发展和改革实现历史性跨越。 一、“十一五”水利工作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水利投入再创新新高。“十一五”时期的5年,是昌吉州水利投资规模再创新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最快的5年;是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5年。“十一五”期间,我州共开工建设水利项目13类227项,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8.06亿元,较“十五”期间增加43.22亿元,增长291%,占建国以来全州水利总投资的61%。其中:国家及自治区补助13.94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215%;占建国以来全州争取国家及自治区水利总投资的55.4%。地方配套、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44.12亿元,较“十五”期间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增长324%,占建国以来全州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的63.1%,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水利建设总投资48.2亿元的目标任务,为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强势推进,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奠定坚实基础。自2006年以来,我州先后编制完成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工程规划、农业高效节水发展规划、农村饮水安全规划、重点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等各类水利规划72项,完成了8座新建水库、3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3座牧区水库、3个大型3个中型灌区改造、26座中型水闸前期工作,进一步强化项目工作“一把手”工程,实施了领导分工负责制、项目推进工作制、督查制、责任追究制,打造了一批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水利项目。 (三)开源增水,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木垒县英格堡、吉木萨尔县东大龙口水库完成建设任务,呼图壁石门、奇台中葛根、阜康白杨河、昌吉努尔加等4座中型水库陆续开工建设, 500西延干渠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完工,3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相继完工投入运行。3个大型和3个中型灌区连续得到改造, 31项小农水项目完工运行。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我州进一步强化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施工合同制,建立了业主负责、监理控制、施工、设计保证、政府监督的质量监督体系,保证了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及时投入使用。 (四)政策支持,农业高效节水迅猛发展。“十一五”期间,自治州加快高效农业节水发展意见出台,高效节水作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一项战略部署和革命性措施掀起了建设高潮。全州自上而下从政策、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整体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工作。州县人民政府积极实施奖补机制,安排高效节水专项补助资金,有力地保障了高效节水农业的顺利实施。“十一五”期间,全州新建高效节水面积258.4万亩,占全疆1144万亩的22.6%。高效节水面积达到313.7万亩比“十五”末的72.7万亩增长263%,占全州总灌溉面积的45%,河水加压滴灌技术在全州得到示范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不仅在棉花、番茄等经济作物中广泛推广,实施行作物已涉及小麦、玉米、打瓜、辣椒等10多个品种,并在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等领域得到大力推行。新建防渗渠道3532公里,连续多年获得自治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天山杯”竞赛先进,并在5年大评中被评为先进地州。 (五)靠前指挥,防汛抗旱确保一方平安。“十一五”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夯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制定了河道、水库防汛工作预案和应急措施,初步建成了稳定高效的防汛工作体系,。通过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群众参与、加大投入方式,积极探索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有效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的新路子。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控制面积350万亩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水成效明显。通过对农业领域超定额用水部分实行累进加价等经济、行政和技术措施,增强了全民自觉节水意识。全州河灌区灌溉定额由200年的448亩/立方米减少到402.9亩/立方米,年节水5794.66万立方米,亩均节水12.6立方米,人均减少水费支出6.12元,减轻农民水费负担428万元。 末级渠系维护费发挥作用。统一出台了每立方米0.024元末级渠系维护费标准,通过规范和完善一级计量点,健全二级计量点,科学发展观, 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