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访“井底人”:很多时候觉得在井底住更安全
回访“井底人”:很多时候觉得在井底住更安全 昨日,王秀青所任职的学校放了寒假,他回到了怀柔区长哨营乡遥岭村的家,拎着年货正要进大门。A10-A11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48天,是王秀青从井下回到“地上”的时间,为给三个孩子的学费省钱,他在丽都地区的热力井下住了10年。 如今,他有了一张床和一份工作,但偶尔还是会重回丽都地区——还上借过的钱,顺便看看生活过的地方。 同样在井底生活多年的全友芝和老伴,离开井底后虽然被接回家乡,却又匆匆回了北京。 快过年了,离开井底的他们,有人欢喜,备了年货;有人辗转,不知何处为家。 告别井下的第15天,2013年12月25日,王秀青领到了新工作的第一笔薪水,2600元,1600元工资加1000元困难补助。 发工资后的第一个周末,他搭公交车回到怀柔区长哨营乡遥岭村的家,他把钱都交给了妻子,“一进门,屋里的朝我开玩笑,说‘职工回来了’?” 带给妻子和三个孩子的,有学校发的福利点心,合北京城市学院职工新年联欢会上抽到的奖品——一盒六必居酱菜。 在彻底告别井下的40多天里,学校职工王秀青有了一些新习惯,但也有很多仍旧没变。 时间磨掉烙印 王秀青觉得,他慢慢习惯了住在床上的生活。 但10年井底生活的烙印,并非一下就能抹去。 刚住校的一周里,每到夜里两点多,生物钟就会把他叫醒,被窝里的他会突然恍惚,“我这是在哪儿?” 以往的凌晨两点多,是他从井底钻出擦车赚钱的开始。 意识到再也不用半夜醒来,也不用再担心擦车工具被没收,他才翻个身,继续合上眼。 有几天,他一个人住在宿舍里,风穿过空旷的楼道,发出呜呜的响声,他感到惊恐。 虽然学校里的人待他都很和善,但很多时候,他还是觉得在井底住着更安全,“可能是在那底下住惯了,一下子扭不过来。” 巴掌大的旧收音机,仍然摆在王秀青宿舍床边的柜子上,前盖总掉,他给机身上套了条橡皮筋。 收音机是几年前捡来的,成了他在井里获取信息的渠道,河北男子自锯右腿的新闻就是收音机告诉他的,“都是被逼的”,那时他在井下唏嘘。 现在睡觉前他也常听广播,只是教学楼的墙比井里厚,信号不好。 入职学校后,他养成个新习惯:每天早晨7点半会准时洗漱。1月23日那天,他刷牙用了3分多钟。 “以前在家很少刷牙,住井下更无所谓,现在不行,上班要和人说话,怕嘴里有味儿。” 他的宿舍外,右转是洗手间,左转是开水炉。把沾着热水的毛巾敷在脸上,脸色一下红润起来。一个多月前的洗脸,通常是趁着擦车的空当,用水桶里的冷水凑合抹一把。 跟以前被问问题时的习惯动作一样,他仍旧伸手去挠头。如今,双手上冻裂的口子已看不见,掌心的白色茧子也渐渐消退。 一起回避的苦难 1月23日早上7点,王秀青比平常早起半小时,这天学校有全国艺术生考试,他要替请假的室友老刘值班。 在食堂吃完饭,他戴上劳保手套,左手提着簸箕,右手握着扫帚,清扫教学楼前的台阶。 干活间歇,他会把冬夜里擦车时那顶毛线帽向上推推,鬓角的白发虽然貌似比在井下时还多了些,但大部分时间,他脸上都带着笑。 墙角、枯草丛、电动门栏间的缝隙,1月23日那天,他不放过任何烟头和纸屑。随后帮同事绕着校园,清倒了十五六个垃圾桶。 “以前擦车时,很多出租车司机把车停到路边就回家睡觉了,车擦成啥样全凭自觉。”他说 忙活完一圈儿,他回到宿舍,电视里演着喜剧片,他和同事坐床边嘿嘿儿乐。 “你先看着,我去瞅瞅垃圾桶。”刚坐下半小时,同事起身往外走。 王秀青拿起手套,紧跟着同事出了门。 “我寻思着,只要不是人家不要我,我就得好好干活,就拿这儿当家了。”他对记者说。 “他这人,老实!”一名四川口音的女校工评价王秀青,旁边围成一圈的后勤员工听到这话都点头。 在学校,他从不主动向工友们提起过去,知道他经历的人都回避着。 跟他同住一个宿舍的老董仔细读了“井底人”那期报纸,但他从没问过王秀青过去的遭遇,尽管已经见报,老董仍认为那是人家的隐私,那“隐私”里有苦难,“现在他挺好的就行。” 半个月前,室友老刘告假回乡,老董搬来同住,在他眼里,王秀青“说话轻声细语的,安排下来啥活都去干,没见他发过脾气。” 学校里没人拿他当特殊人物对待,桌椅报修单递到王秀青手里,他得赶紧到场维修。最忙时是期末考试,他天天跟着同事清理桌椅、布置考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