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教学课件.pptVIP

(精选)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教学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治 疗 多饮水、口服碳酸氢钠硷化尿液 服用缓解膀胱痉挛的药物 泌尿灵、颠茄、阿托品 抗菌药物应用 膀胱区热敷、热水坐浴 绝痉期妇女应用雌激素 二.慢性细菌性膀胱炎 常是上尿路急性感染的迁移或继发于下尿路梗阻。 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 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治疗: 足量抗菌药物,一般交替使用2-3种抗生素,应用2周或更长时间。 三. 急性尿道炎 (一)淋菌性尿道炎 病源菌及病因 病源菌:淋球菌 性接触直接传播:主要途径 间接接触 母婴传播 临床表现 潜伏期:2-5日 尿道口红肿发痒刺痛 尿道口脓性分泌物,排尿不适,血尿尿道刺激症状 腹股沟淋巴结炎 部分病为继发性泌尿生殖道炎症 诊 断 临床表现 不洁性交史 尿涂片: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尿三杯第一杯脓尿明显 治 疗 抗感染头孢类(菌必治、罗氏芬)、淋必治 口服抗生素 有尿道狭窄者扩张尿道 配偶治疗 (二) 非淋菌性尿道炎 病原体以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为主。在性传播疾病中占第一位。 临床表现:感染后1-5周发病。表现为尿道刺痒、尿痛和分泌少量白色稀薄液体。 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不洁性生活史,尿道分泌物培养见衣原体或支原体。 治疗: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第四节 男生殖系统感染 常见:前列腺炎、附睾炎 前列腺炎是指受到致病菌感染和(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出现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前列腺炎分四型: Ⅰ型,急型细菌性前列腺炎;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又分ⅢA和ⅢB; 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解剖 发育上分5叶 临床常分:内侧-尿道周围腺体(开口于精阜)外侧-前列腺腺体(开口于尿道膜部) 内侧腺管为顺行性,较少发生炎症 外侧腺管成直角进入后尿道,开口管径较细,分泌物不易排出 前 列 腺 前列腺生理 生理功能 外分泌:前列腺液,精液组成部分 转化睾丸酮为双氢睾酮(5-α还原酶) 控制排尿 运输功能(输精管与精囊腺内容物) 前列腺液 前列腺液与功能 前列腺液是前列腺的分泌物,受雄激素控制 稀薄、无色或乳白色液体 弱酸性,Ph值6-7 成分:高浓度Zn、酸性磷酸酶、等 每日0.5-2ml,构成精液一部分 前列腺液镜检 卵磷脂小体 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 偶见精子、上皮细胞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大多由尿道上行感染所致 血行感染来源于疖、痈、扁桃体及呼吸道感染灶 也可由于泌尿系其他感染逆流引起 致病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假单胞菌也有其他球菌、支原体等 第五十三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目的要求 掌握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病原因。 熟悉男生殖系统感染的诊断方法。 了解前列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一、概论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是致病菌侵入泌尿、男生殖系统内繁殖而引起的炎症。 致病大多为革兰阴性杆菌。 解剖学上泌尿道和生殖道关系密切。 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包括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男生殖系统感染有前列腺炎、附睾炎。 致病菌 1.非特异性致病菌 最常见的致病菌来自肠道,60%~80%为大肠杆菌,其他有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产杆杆菌、绿脓杆菌。 2.特异性致病菌 结核杆菌 发病机制 正常菌群对感染的防御功能,如乳酸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小棒杆菌。 正常排尿、尿液环境、尿路上皮分泌的黏液为保护屏障。 致病细菌的数量毒力,表达特殊的K抗原的大肠杆菌毒力强、致病细菌菌毛产生黏附素。 易感性和血型、基因、内分泌有关。 诱发感染的因素 1.梗阻因素: 泌尿系畸形、结石、肿瘤、狭窄、前列腺增生等。 2.机体抗病能力减弱: 糖尿病、慢性肝病、恶性肿瘤等。 3.医原性因素: 导尿、尿道扩张、膀胱镜检查。 4.女性尿道短 机体抵抗力减弱 感染途径 四种 1.上行感染: 最常见的感染途径、50%下尿路感染可致上尿路感染,大肠杆菌多见。 2.血行感染: 多继发机体其他部位感染、金葡菌最多见。 3.淋巴感染: 泌尿系临近器官感染。 4.直接蔓延感染: 临近器官感染直接蔓延。 主要为上行感染和血行感染。 抗菌素使用原则 持续使用到症状消失,尿细菌培养转阴后2周 为避免耐药,联合用药 消除诱因 第二节 上尿路感染 一.急性肾盂肾炎(acutepyelonephritis) 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细菌性炎症。 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其他肠杆菌及革兰氏阳性细菌 女性多于男性 感染途径 多由尿道进入膀胱,上行感染经输尿管达肾 或由血行感染播散到肾 病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